胡焕庸线,为何牵动每一个中国人
数万年前,中华文明尚未形成,勇敢的开拓者,积极地探索着未知的大地。
一部分人在西边的草原上驯化了动物,点出了科技树上的“畜牧”;另一部分则在东边的平原上驯化了植物,开垦荒地、栽种谷物,点出了科技树上的“农耕”。
随后的千百年,人口增多、社会愈发复杂。出于生计、战乱、自然灾害......人们不断迁徙。但是东、西之间,像是横亘着看不见、攻不破的壁垒。
似乎有一个宏大的叙事,一个颠扑不破的格局,潜藏在中华大地。直到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按照人口密度的格局,在中国地图上画一条线,由黑龙江瑷珲(今黑河)至云南腾冲,接近45°,把中国分成西半壁和东半壁。
虽是地理分界线,却有着数学式的美感,仿佛巴赫的音乐富有秩序,又如物理定律般闪烁着理性之光......这条线揭示出持续几千载、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重大秘密。
这条线就是胡焕庸线。
云南腾冲市的胡焕庸线雕塑
自然之界
根据年的人口普查,胡焕庸线东侧以不到44%的国土面积,养育了超过94%的人口;西侧以超过56%的国土面积,只养育不到6%的人口。
如此悬殊的人口格局,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西半壁常住人口占比6.5%,东半壁常住人口占比93.5%——变化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昭示着中国自然地理格局,道理很简单:人丁兴旺之地,意味着自然条件更适合生活;人口稀疏之处,自然条件对人口的承载力有限。
胡焕庸先生写道:“试以中国地形图、雨量图与人口图作一比较,则三者之间,有十分密切之关系。”
大约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大碰撞,引发一系列的构造运动,相继隆起平均海拔米的青藏高原;~米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其余则是米以下的平原、盆地、丘陵。按照由高到低的海拔地形,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阶梯,构成了中国地理的基底。
而胡焕庸线,切中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第一与第二阶梯之界),以及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之间(第二与第三阶梯之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
阶梯式的地形,塑造阶梯式的气候,以及显著的降水差异。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比比皆是,来自大洋的水汽在山区形成降雪,使得海洋性冰川发育繁盛,雪山皑皑。
然而,由于受到高山、高原阻隔,水汽难以抵达内陆深处,以致青藏高原和西北的许多地区,如果没有河流途经,则形成广袤的干旱区,草原、戈壁、荒漠众多。
同时,由于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和华南,发源于太平洋的季风与北方冷空气相遇时在华东、华中、华北形成降雨,而我国拔高的第一阶梯由于冬夏有着不同的热力环流,形成高原季风,强化了西南和东南季风。
季风在阶梯式舞台上的表演,影响着我国近半国土。季风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与胡焕庸线十分相近。
图自胡焕庸线和中国季风区界线下人口分布的相异分析
以上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就是,促进了胡焕庸线东半壁的降水,以及令西半壁更为干旱。在这种气候大格局下,按照地势从高到低,大致对应着毫米、毫米、毫米的年降水量线。
中国年降水量图与胡焕庸线
同纬度的低海拔地区温度,比高海拔地区高,氧气也更为充足,因此东、西半壁的植被、生态有着显著差异——胡焕庸线是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
森林的生存需要合适的水分条件,唯有在年均降水量大于毫米的地区,森林覆盖度才能接近饱和,如果年均降水量小于毫米,森林覆盖率会在30%以下,常在10%以下——成规模的森林因而无法大大超过胡焕庸线。
中国的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全部位于胡焕庸线以东。
季风降雨是中国森林生长的重要保障,而在季风难抵的西北内陆和高原地区,则是草原的天下。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牧区: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伊犁草原以及那曲高寒草原,全部在胡焕庸线以西。
除此之外,由于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势普遍平坦低矮,来自高原或高山的水资源一路汇集,在东半壁汇聚成大江大河,少受高大山脉阻挡,能够自由地流淌、摆荡,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湿地以及繁多密集的水系。
胡焕庸线两边地势、气候、植被、水资源的巨大差异,体现在景观,就是截然不同的风貌。
人口稀少的西北半壁,遍布高原、荒漠、草甸,因此我们对西北的通常印象是广袤而苍凉,景观常常是这样:
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青海果洛
青海俄博梁
在东南半壁,除了云贵高原则鲜有千米以上的高地,而且通常雨热同期、植被茂盛,哪怕是相对干旱的华北,春夏也是充满盎然生机。所以说起东部,我们印象中的景观通常是这样的:
湖北神农架
黑龙江大兴安岭
广西桂林
所以胡焕庸线,也是一条景观突变线。以东,是温婉淑女;以西,则是粗犷硬汉。
但也正如人一样,可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哪怕是粗犷的西部,也有秀丽:新疆伊犁、西藏林芝;哪怕是温婉的东部,也不乏雄壮:吉林长白山、黄河大峡谷......
不过,这些特例是大格局下的“意外”,并不能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胡焕庸线所揭示的地理格局,非常稳固。
人文之界
胡焕庸线并非自古就有、一蹴而就,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迁徙给自然“投票”,才逐渐形成了人口密度、文化圈子、民族分布的突变线。
地势、气候、植被的差异,广泛地影响了整个生态圈。譬如土质,胡焕庸线以西,由于低温干旱,分布着广泛的永冻土、沙漠,土壤肥力和水热条件远不如东南温热地区或者东北黑土区,只适合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植物生长,如青稞、荞麦、草甸。
辽阔的天地和草场,是许多牛、羊、马的天堂。长着长毛的野牦牛、高大的蒙古马、内蒙古遍地走的粗毛绵羊等等,都是西半壁的生态优势种。这样的生态背景,奠定了畜牧业的发展。
尽管高原和草原寒冷贫瘠,但地广人稀,在水草丰沛的地区放牧,就已足够生存。所以胡焕庸线的西半壁,人们主要以游牧或半游牧半农耕为生,像历史上的羌人、回鹘;如今欣欣向荣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等。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无需固守一片土地,通常不以人口庞大的城市为据点,而是不同的部族各自为生,相对疏离。尽管曾经出现过类似吐蕃王朝这样的政权,但也未能长久、持续、完整地统治整个西部。
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胡焕庸线以东,则呈现南稻北麦的作物格局。而在温暖湿润的南部、中部、东部,从食物链底端的鱼虫植被,到食物链上层的水禽、牲畜、走兽,繁衍兴旺。相对寒冷的东北、华北,由于大河冲积带来的沃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以及茂盛的森林(东北),同样生机勃勃,再加上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利于农耕、定居的生活模式。
近万年前,东半壁开始形成许多人类聚落,驯化稻谷、小麦这类关键作物的年代也可追溯到公元前0年左右。人们很自然地从狩猎-采集模式转向了农耕模式。
农耕能够养活的人口,远超狩猎-采集和游牧的模式,而且越是肥沃、水热条件好的土地,越是让人愿意留下来耕作,固定的土地变得愈发重要。所以在黄河中游、下游,长江中游、下游,形成了较大的人类聚落。其次在岭南的珠江流域、东北的黑龙江流域、西南的云贵高原山区,早期也有不少半渔猎半农耕的聚落。
黄土高原,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当时人口规模庞大、各方面条件较优的中原地区,最早脱颖而出,建立政权,开始将各方土地纳入控制。但哪怕是胡焕庸线以东,相对当时的人口而言,也仍然到处是空地、荒野、丛林有待开垦。这意味着,大量适宜生活的土地,还在等待着人类到来。
上古时期,中华先民的社会还处在部落阶段。随着部落规模增大,因生存空间产生的摩擦在所难免。两大中原部落,以黄帝和蚩尤为首,发生了大战,蚩尤战败,其部族向南方迁徙,这一批迁徙者就是后来苗族的前身。
而胡焕庸线东半壁,浩浩荡荡、持续数千年的人口大迁徙,也由此拉开序幕。
蚩尤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统计,西汉年间的人口约为万,是当时的一个人口高峰。以秦岭-淮河为界,呈北多南少分布,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尤其稠密。然而随着东汉末年开始的灾荒与战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一直持续到西晋“永嘉之乱”,大量北人南迁,从中原、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
后来发生过数次类似的衣冠南渡,像是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变”,中国的人口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北方如山西、陕西、华北则有不少游牧民族迁入。所以明清以前,中国的人口格局变化趋势,可谓是不断向南走。
原本人口较少的长江中下游、福建、岭南,耕地不断地开垦,城市也逐渐兴起。
广西龙脊梯田
元末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之后,朱元璋再度统一中国、建立明朝,而此时的华北和长江中下游满目疮痍、人口凋零,山西的状况则好得多。朱元璋进而迁移山西民众填补人口空缺。
从明清到民国,虽然仍有向南迁徙的趋势,但出于各种因素,曾经交通不便、开垦不易的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也开始成为了人口迁徙的目的地。
明代后期至清代,四川人口锐减,进而有“湖广填四川”。明清至民国,黄河下游遭灾,河北人、山东人闯关东,开拓了大片荒地,填补了东北的人口空缺。
走西口则是少有向西北方向的人口迁徙,源于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前往内蒙古草原开荒和经商,带动了胡焕庸线一带的繁荣,如银川、包头、大同、呼和浩特等地都得到不小发展。但是,走西口的人口西部也未有深入西部,还是止于靠近胡焕庸线的西北地区。
此外,明代后期开始,来自美洲的作物引进中国,马铃薯、玉米等作物能够在山地或寒冷地区耕作,拓展了胡焕庸线以东的耕地,养活了更多人口。但哪怕是新作物,也没能在西部高原和荒漠中广泛种植。
综合从历史上多次大移民,有一个规律:
人们从胡焕庸线以东的人口稠密地区,往人口稀疏的地区迁徙。
东北平原
胡焕庸线所经过的地方,还有一个人文意义更加直观并且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名字:农牧交错带。
古往今来,胡焕庸线以西的游牧或半农耕文明,吐蕃、西夏、辽金、蒙古......与胡焕庸线以东的农耕文明,往往以此消彼长的规律,围绕着农牧交错带来回拉锯。
汉唐的鼎盛时期,游牧文明倾向和和气气地与中原王朝通商、和亲。所以在中国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时代,挨着胡焕庸线的长安,在唐代“开元盛世”时,云集荟萃东方与西方的商品、游牧与农耕的文化、汉人与胡人,俨然是一个国际大都会。不过哪怕强势如汉唐,也并未有改变胡焕庸线划分的格局。
当中原王朝弱小,或是气候环境恶劣(例如小冰期来临),草原上的生存压力增大,出于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游牧文明则更可能与农耕文明大打出手。像是屡遭游牧文明袭击的明代,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天子守国门”,防御游牧文明的进攻。
可以说,以农牧交错带为界的格局,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直到晚清才不再是历史的“主角”。如今的胡焕庸线,基本上就是晚清以来的格局。
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张家口
图中的建筑是开阳堡,有上千年历史
年,著名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翁文灏发表了《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他认为,移民殖边是“应该走的大路”,但西北地利不足,几无移殖之希望,因此主张对东北移民开发。
他曾形象地说:“中国人向来好以地大物博自豪。大多数的人往往默认一切土地皆可同等利用,只要有人去开发。其实地的好坏大有分别,好的地方一方里养一千人绰有余裕,坏的地方一方里养五十人还甚困难。”
西藏林芝是青藏高原上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
农业相对发达,人口也比广大的草原地区稠密
这也反映了胡焕庸线西半壁,适宜人口聚居的地区有限
除了人口密度,少数民族人口的特征也在胡焕庸线的两侧有着明显差异。虽然东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但是汉族也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相对低,而西半壁远离胡焕庸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则显著多于东半壁。
因此“胡焕庸线”也是一条民族分布的突变线。以东,汉族及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稠密、分布广泛;以西,总体人口少,而且越是远离胡焕庸线,汉族通常越少,少数民族是区域人口的主要构成。
表格自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生活的差异,民族的差异,进而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是农耕与游牧的突变线,也就是音乐、艺术、文学的差异。
以东,农夫传唱的是诗经,出人头地的是科举状元,宣纸上泼墨成素雅山水,诗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以西,牧人高歌着长调,光鲜亮丽的是赛马王子,墙壁上绘制着浓墨重彩的神话,诗是“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
胡焕庸线的一东一西,相异又相通的两面,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发展之界
为什么有“西部大开发”,而不是“北部大开发”、“中部大开发”,正正对应着胡焕庸线所揭示的国情。
胡焕庸线以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础建设难度高;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充足,交通、航运、基建有一定基础。
所以在中国的三次产业迈入现代化之后,西半壁和东半壁的发展差距显著增大。而且出现了“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地方,越吸引投资和人才。
进入西半壁的投资和人才远少于东半壁,结果就是生产总值、常住人口一直远不及东半壁。
表格自中国人口的非均衡分布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图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现代科技大大减少了地理的限制,譬如飞机、高铁压缩了交通时间,互联网使得信息交流顷刻即达,发达的物流与制造业让所有人享用的物质越来越平等......
然而,地理条件仍然极大程度决定了人口密度。一个地区能够承载的产业规模,非常依赖人口密度。这种差异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从日常生活来看,网约车在东半壁使用频率高,便利店、商圈、楼房密集,都是适应快节奏、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生活。
在西半壁,人口密度低,生活节奏慢,楼房密度低,相应的网约车、便利店、写字楼没有东部繁荣,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相应地也就少得多。
除了这些,几乎你能想到有关现代城市的特点,都在胡焕庸线的两侧有着显著差异:高楼大厦的数量(城市景观不同);高铁网络的密度(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咖啡店的多寡(公共空间需求不同)等等。
滴滴打车的出行数据,也与胡焕庸线大致契合
结合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大环境,胡焕庸线实际上给当代中国划分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一快一慢、一密一疏,显示了东部与西部的发展不均衡。
所以能不能“突破”胡焕庸线、如何“突破”,成为了近年频频论及的议题。目前学界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和流通加快,加上政府力量推动,“胡焕庸线”有可能突破。突破的重点和本质是西部经济的突破,而非改变人口格局。
这类看法多从产业、基建、城镇化、政策角度入手。有提出建设西部多层次城镇空间结构,并以成渝、关中-天水等城市群为枢纽,发展深入西部的交通轴线与水道,深化东部与西部的交通。
也有提出运用数字经济的灵活性发展西部。由于数字经济较少受传统地理条件限制,为西部地区跨越发展鸿沟、追赶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
电商、配送行业,近年在西部许多县城也逐渐普及。-年期间,东西部物流到货时间差距缩小了9.25%,新疆阿克苏、西藏日喀则等数十个西部城市也实现了“货物一天达”。
此外,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互联网传播从而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潜力不俗——近年青海大环线、甘孜理塘等等,就是西部旅游互联网传播的成功案例。如果从数字经济着手,西半壁的互联网建设和教育是基础,亟待加强。
还有提出以“一带一路”突破胡焕庸线,激活西部地区的资源红利、区位红利,把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直接推向开放前沿,由此打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从而引进更多人才和物流。
成渝城市群是其中一个衔接东部和西部、西北的枢纽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
不过,尽管现代技术为胡焕庸线西半壁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基于脆弱的生态,以及西部对整个中国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发展应当步步为营。
西北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矿藏、油气资源,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但是稍有不慎,也许就会竭泽而渔。
过去像在陕西榆林,由于大规模开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缺乏管理的放牧和砍伐,引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源破坏、沙漠化等问题,直到近年绿化工程有所成果,才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
所以一味地发展经济、追求突破胡焕庸线的格局,未必是一件好事。年,胡焕庸再次撰文谈及人口分布问题:
“平衡应该是指人口与经济的平衡,人口与生态的平衡;合理也应该是指资源的合理开发,生态的合理安排,而不是说人口密度必须各地一样,才算平衡,才算合理……研究人口,研究移民,不能忘记地理实际与生态环境;空泛地谈平衡,谈合理,就会引起人口与生态失去平衡,造成灾难性后果。”
陕西榆林毛乌素沙漠,远处的绿化卓有成效
近处是一名石油开采从业员
胡焕庸线,堪称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犹如一条看不见的命运之线,牵动着历史和中华民族,也牵动着国家发展和你我的生活。
胡焕庸线会改变吗?会消失吗?还是会永远地维持下去?也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
[1]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人文地理文集,胡焕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国空间格局的规律认知与理论提炼,陆玉麒,地理学报,-12-23
[4]—年中国人口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刘涛、彭荣熙、卓云霞、曹广忠,地理学报,-01-29
[5]胡焕庸线和中国季风区界线下人口分布的相异分析,黄倩、苑全治,黑龙江科学,-11-23
[6]“胡焕庸线”以西的西部人口格局,李建新、杨珏,西北民族研究,-02-15
[7]“胡焕庸线”假说及其新发展:基于学说史视角的考察,吴传清、郑雷、黄成,贵州社会科学,-12-01
[8]中国大规模造林变绿难以越过胡焕庸线,刘鸿雁,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9]以生态之眼观“胡焕庸线”,张蕾,光明日报,-11-14
[10]中国人口的非均衡分布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吴瑞君、朱宝树,-02-01
[11]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高向东、王新贤、朱蓓倩,人口研究,-05
[12]榆林土地沙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武占强、杨涛、曹双成、刘建平,陕西林业科技,-03-23
[13]中国的突变线——胡焕庸线,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10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更多精彩视频在这里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苍狗
设计:巍巍
图片:图虫、网络
话题
你的生活经验,符合胡焕庸线的特点吗?
“走遍中国”,意味着什么?
燕山创造了怎样的世界?
中国的突变线——胡焕庸线
走胡线体验中国的“临界”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