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行现代汉代两处大地原点有何关联当初

白癜风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陕西省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在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私下认为,旅游及考古爱好者熟知的那句“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表达的还只是“小陕西”的概念,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及远在汉代“天脐”即中国大地原点的设立,才更能表达“大陕西”绝无仅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七十年代设立的大地原点

年6月2日,我曾撰写了一篇《西北这个省很牛:中国大地原点、北京时间授时发布点都设在该省》的图文,说了大地原点的事儿。说文解字上说:凡居中曰“脐”,“肚脐”人之中,“天脐”天之中。现代社会把“天脐”称为大地原点,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可以将它理解为坐标系的原点。中国大地原点就仿佛是中国大地的心脏,它是国际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是我国真正的地理中心——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意义。

从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人力,搜集分析了大量资料,并根据“原点”的要求,对多个城市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进行了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决定将中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境内,具体位置为:经度.31,纬度34.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距离西安市约40公里,距中国边界正北为公里,距东北公里,距正东公里,距正南公里,距西南公里,距正西公里,距西北公里。同时,这里的地质条件非常理想,地质构造及地下物质相对稳定,四面通透,没有大的遮挡物,便于观测。

我国汉代时设立的大地原点

谁能想到,在多年前的汉代,我国已经有“天脐”了!它就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嵯峨镇天井岸村,具体位置为:经度.89667669684,纬度34.。这个大地原点是一个人工挖掘的凹陷形状深坑,直径米,深32米,底径米。后来证实,这个人工挖掘的巨坑是汉代用来祭祀天地的“天脐祠”遗址;而且,这个坑的中央位置正是汉代人确定的国之中心。现在坑底是一片庄稼地,约30亩左右大——由此可见这里土壤之好。

那么,汉代时为何将“天脐”选在这里呢?通过查看地图可以发现,从汉代这个大地原点“天齐祠”的位置向正南方向画一条直线,与现在泾阳的大地原点东西相差仅4公里多,与刘邦长陵大约在一条南北线上,与阳陵东西仅差6公里左右,与秦岭东天子峪在一条南北线上;汉代这个大地原点“天齐祠”与现在的沣惠南路(隋大兴城西边界)在一条南北线上,与汉未央宫前殿东西仅差6公里左右,与汉未央宫东边界仅差米,现在的大地原点与朱雀大街(隋大兴城中轴线)的东西仅差米。

这样看来,隋代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当初在规划设计时,肯定是知道这条南北贯穿线的,并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时时参考了这条看不见的直线。因此可以说,由汉代大地原点“天齐祠”正南伸向秦岭的直线就是长安的“龙脉”所在。当初“天脐”的选址,应该就是考虑要设在南北的轴线上……经过平坦地带,最后到了北山,天井岸村正位于头道塬上,这个塬现在称为天齐塬——于是,“天脐祠”的中点就确定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是挖坑而不是堆土为丘?这估计是基于南高北低、一阳一阴的思维逻辑来考虑的;为何不在平地上挖坑呢?估计这主要是出于工程上的考虑——平地挖坑堆土成问题,而天井岸村周围沟沟壑壑很多,挖出来的土就有了合适的去处了;坑底直径为何是要挖到米之大?猜想当初坑底是要建一个“天齐祠”,而这座庙祠是皇家的,所以就一定要大气——建好庙祠,四周再空余一些余量,方显皇家气派。

汉代的“天脐”纯粹是一个地标建筑,明确了天地之中。不可思议的是,由此测算的这条建筑基线基本与近代确定的大地原点重合!我们不禁惊叹多年前的汉代人是咋做到的?!如今,大地原点依然秉承着这种智慧价值,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去陕西,可别忘了到这两处地标原点看看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2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