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的这里,咫尺之间,翰墨飘香,连摆

车辆刚驶入固镇,路边原本单调的景色忽然变得抢眼、亮丽了。茫茫天地间,一幅三百余人集体书写的百米长卷《兰亭序》映入眼帘,虽然只是在车窗里匆匆一览,来不及赏鉴,仍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座谷阳旧郡,昔日垓下古战场果然不同凡响,至今古风尚存,连车窗外灰蒙蒙满是雨云的天空,也变得大有深意,像被水墨晕染了般。

唐代冯承素书法《摹兰亭序》

走进固镇书法名家的展厅,只觉得处处笔墨飘香,一幅幅书法作品或狂野奔放、或端庄工秀、或凝重浑厚。风起时,一幅幅卷帙随风飘动,隐约中,似有高山流水的古琴音韵飘来。穿梭在字里行间,即使只是看热闹的外行,说不出‘中锋立骨、侧锋取妍’这类的话,心思也会变得极静,也很想能有段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铺上宣纸、细细地研墨,酝酿心情,认认真真写上几个字。

真的是外行看热闹呢,好多狂放的草书,我竟认得不多,磕磕绊绊地一路读下来,仿佛又回到了童稚之年,尚需启蒙。一幅浑宏壮阔的隶书作品很引人注目,而且上面的每个字我都认得,于是很有信心地一路读下去,“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是李大钊的诗句,整个作品都是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固镇的书法大家,我只认得两位女老师,看看她们的字,果然都端庄秀美,超凡脱俗,有着月照松石上的清丽平和。平生的心境字里行间中可见一斑。而那些苍劲骨感的大字,一看就猜想着必定是一位老者写的,字迹里不仅有着几十年的功底还蕴含着一辈的风雨沧桑。

固镇这些年正在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书法艺术几乎在全民中普及,其广泛程度颇有点像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全民皆兵。在这里,不乏有众多从平民百姓中走出的书法大家,如摆地摊的书法家、拉板车的书法家、农民书法家等等,想想他们平日生活如此奔波劳苦,仍能寄情于笔墨间,简直是‘执迷不悟’了。

对书法艺术这样痴迷,颇令人动容。正是他们,让固镇这江淮之间的咫尺之地,呈现出另外一种繁荣。相比之下,平日里总是面对电脑和网络中的自己活得太粗糙了,没有慢慢研磨凝神于笔端的耐心和雅致,汉字也被分解成键盘上的小方格子,敲敲打打中,速度好像更为重要,提笔不忘字已算万幸。也许有时生命种种,需要慢才能体会到,快,或许是种必然,却不一定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最近常听到有人抱怨社会太浮躁了,也许,快速变化着的城市生活,有时会令人茫茫然找不到方向,而置身与正在打造书法之乡的固镇,却有着行走在大地上的踏实感。历史就在身边,传统也从未丢失,看着一幅幅酣畅淋漓的书法作品,你会觉得,气沉丹田、研墨挥毫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这咫尺之间,蕴含着很多古老的、尘封在血脉深处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4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