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的声音划过耳畔,哪一声唤醒了你我
WORDTOWORLD/这就是你抵达世界的方式
点击收听「我们读诗」“最美余杭之声”
专栏第01期,总第期
余杭区作协朗诵协会协办专栏
▼
花开的声音
作者:陈兴玲
风掀开春天的扉页,隐隐约约听到花开的声音,还有麦子的拔节,春耕跟着脚步由远而近,一池蝌蚪滑进春天,轻轻拨动春天的交响。
春天靠近窗口,把一叶叶绿色信笺想投进去,想让你读懂春天的一颗诗心。你推开窗子,看到一滴滴春雨打湿了信笺。
紫藤在时间里攀爬,爬过三百六十五天,又三百六十五天,在春风里紫藤花喊出紫色的愿望,歇斯底里。是春天放飞的一只只紫色的蝴蝶,飞到你身边,飞进你心里。又飞进春的深处。
又以牡丹花最高贵的样子,对你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之凛然华美,而有风骨,气对云天。一冬冰寒的摧残盛放成国之花,把春天的气势推动得波澜壮阔。
花语在风中,在泥土之上,在心上。一朵朵一片片。是春天的声音,是你生命最真实的写意。
听着花语在枝头缭绕,在路上蜂涌,而你走进花语,不知是哪一句的哪一种声音。
回首的春天,听花的声音划过耳畔,哪一声唤醒了你。
写作者
陈兴玲
词作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余杭区作家协会会员,《徽风》词刊编辑。出版诗集《丢失的身影》、《梦中飘出的那片云》、《蓝色的涟漪》、《在远方》歌词集《谁动了我的玫瑰》,《小小新娘花》,《老地方的雨》散文诗集《芦花飞去的方向》。
碧涛
原名鲁明宏,男,浙江余杭人,诗人、朗诵家。早年写诗,系杭州新生代诗人,诗歌曾入选《浙江诗典》、《杭州文学50年作品选》、《新生代诗选》等权威诗歌集,年曾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木叶声声》,获海内外诗歌奖20多次,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余杭区作协理事,年参加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年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认证朗诵教师证书,年成功举办个人诗歌作品朗诵会,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培训班学习结业,获得全民悦读最美声音朗诵公益大使称号、中国诗歌春晚授予“十佳青年朗诵家”、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欧震艺术团成员、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西子湖诗社朗诵团执行团长,、杭州市委组织部任命“优秀党课主讲人”、余杭区委宣传部特聘“书香余杭?全民阅读推广人”,余杭区作协朗诵协会会长。
文
诸炳兴
陈兴玲,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她主要从事歌词诗歌,散文诗,小说创作。现已创作歌词近千首,作品散见《安徽文学》《词刊》、《歌曲》、《儿童音乐》、《散文诗》等报刊、杂志、媒体。
兴玲是女诗人、高产作家,三十多年来,已出版诗集:《丢失的身影》《蓝色的涟漪》《梦中飘出的那片云》《在远方》;歌词集:《小小新娘花》《老地方的雨》《谁动了我的玫瑰》《爱里的月影》(上、下册);散文诗集:《飘落的云影》《芦花飞去的方向》《梦里月影》;小说剧本集:《记着我们的约定》等共十三部。
陈兴玲出生在管仲的故里安徽颍上。颍上这座小城穿越千年的历史云烟,在颍淮之滨演绎出钟灵毓秀的瑰丽乐章。这个千年古县,在颍水的徐徐流经间繁衍生息,在时代的演变步伐中,让管仲故乡的优秀文化,迎接新生,弘扬光大。
也许这是农村,地上没有水泥,更能够让文学接地气,兴玲接到了管仲故里颍上的地气,她从小有喜欢看书天赋。当她上小学时就爱好文学,中学时开始写诗,至今己写了三十多年,她那脍炙人口的《小小新娘花》《老地方的雨》《等你回家》《陪你》等十多首歌曲上了中央电视台节目。她把高雅文化厚植颍上这块土地,为打造“内涵底蕴彰显管仲的故乡”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一朵淮河岸边的小花”——这是兴玲给自己的命名,她深深爱着从她家门前流过的淮河。河水里流淌着她的生命,她的诗,她的歌,她的希望。
她莫名地出生淮河岸边,在饥饿里长大,虽然父母爱她,给予不了她的温饱,给予不了她良好的教育,她在淮河岸边这片广阔的天地长大,她爱父母,爱淮河,爱这儿的土地,爱这儿的一草一木。这些都在她的诗里,歌里,梦里,希望里。她艰难地走着,成长着……
附:文章转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