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生活经历了什么,让他从信善之人
年,朱姓一家诞生了一条新的小生命,没有人知道这个新生儿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因为出生在普通农民之家,尤其还是贫农家庭,朱元璋也是草草订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亲兄弟加堂兄弟按顺序拍下来的话,他正好第八,就叫了“重八”。据朱元璋自己写的回忆中说他少时常有帝王之气,和别的小孩玩做皇帝的游戏时,常常都是他来做皇帝。可见朱元璋小时候确实不一般,但是故事的真实性我们还待考证。
如果没有元末的战争,又或者元朝的统治者再兢兢业业,爱民爱子的好好干上几年,可能历史就真的没有朱元璋什么事了,但不排除其他“刘元璋、王元璋”等的出现。但历史确实没有如果。朱元璋二十五岁之前的生活,可以说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生活,生活给他最大的烦恼就是饥饿,可能这些生活在下层的农民一辈子也体会不到奢华的含义,更不有说什么大鱼大肉的生活。朱元璋一家几口每天都是围绕着一口破铁锅讨生活,如果没有意外,这口大铁锅将会是朱元璋的“传家宝”,他也会继续父辈的生活碌碌无为的生活下去。
年,还不满十六岁的朱元璋就早早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悲。元朝末年,统治者无道,人们本已经是到了崩溃边缘,如果再加上天灾,简直是不给人们活路。朱元璋生活的淮河地区,这个时候发生了经久不见的旱灾,人们本就无饭可食,再加上旱灾,就只有等死的命。不幸的是,旱灾发生之时还伴随着瘟疫。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侄子都在这场瘟疫中丧命。朱元璋一月之内连续失去四位至亲,生活陷入一片黑暗。为了生活,朱元璋去了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做了和尚。
不久,寺庙也是养不起了这些僧众。朱元璋只得作为一个云游僧,开始了自己的修行。虽然说是修行,但无非就是乞丐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重信誉、好面子的农民家庭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向人家开口要饭时要突破多大的心理障碍。官员朱元璋这三年乞讨生活的记载,历史可谓是寥寥无几,当然这也与朱元璋被人不想让人了解有重要关系。他在《皇陵碑》曾经简要描述过自己的流浪生活。
居无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壁,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若沸汤。一浮云乎又过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当然,这段史料从现在的史料存在来看,也是关于朱元璋流浪生涯的惟一记载。这段直白的描写,将少年朱元璋在流浪路上的形单影只、艰苦悲凉表现的相当动人,可是作为朱元璋成长经历上的主重要的一环,却仅仅以字草草了事,实在是让人诧异。但恰好能够看出,朱元璋当初的生活是多么不堪,艰难到他难以回忆,也恰好证明了这段历史对他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我们也必然相信朱元璋当初被人骗过、骂过,甚至有过生死关头,但他顽强的活了下去,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即使在他称帝以后有过阴暗狡诈的行为,多疑,行事果断的表现,我们也都可表示理解。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重中之重。所以在分析朱元璋性格之时,这段经历万不可跳过。
朱元璋这三年的游荡,从最开始的懵懂成为了乞讨的能手,甚至有了自己的独家绝技,开阔了他的眼界,不也不再是生活在封闭地区只知逆来顺受的穷苦农民,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规划,要在乱世之中开辟一片属于他朱氏的领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