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项梁项羽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在吴中的项梁和侄儿项羽也起来响应。他们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那时候项羽24岁,年龄跟他差不多的青年都乐意跟着他。不到几天的工夫,项梁就拉起了一支人的队伍,因为这些青年都是当地的子弟,也就称为子弟兵。他们怎么会到吴中的呢?
项羽本来是下乡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宿迁的西南部,从小就死了父亲权仗着叔父项梁把他养大。他的祖父是楚国的大将项燕,项家祖祖辈辈都是楚国的大将,楚国被秦国灭了以后。项梁老想着恢复楚国,替父亲报仇,可是自己没有力量。项羽小的时候。项梁亲自教他念书,项羽学了几天,就不愿意再学,他说念书不过是记录自己的性命。项梁教他学剑,他说要学就得学能够敌得上万人的本领。项梁就教他兵法。项羽才学了几天,略略懂了一点大义,就又不肯再深入钻研了。后来项梁把仇人杀死,闯了祸。就带着项羽逃到了吴中,隐姓埋名跟吴中人士结交。吴中人士看见项梁能文能武。就把他当作老大哥来看待。项梁趁这个机会,暗暗交给他们兵法,一边经营此地。见项羽长得相貌堂堂个又高,力气大得连千斤重的大鼎也能举起来。顶就是一种三条腿,两个耳朵,用铜或者是铁铸成的器具,大伙都很佩服他
。项梁、项羽带着的子弟兵。渡江,很快就打下了广陵,也就是在现在的江苏扬州,接着就渡过了淮河。沿河有不少的英雄好汉带着人马跟项梁联合起来,他们到了下邳就有六七万人了。大军到学城,就是在现在的山东南部驻扎下来。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刘邦的人,带着多名随从来投奔项梁。刘邦是沛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沛县,他做过亭长,在秦朝的时候,十里为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主要的职务本来是管管当地的老百姓,打官司,抓抓小偷,遇到重大的事情上县里去报告,可是在秦朝的暴虐统治底下。亭长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壮丁,押壮丁到咸阳或者骊山去做苦工。有一次,刘邦押着一批农民。他们一天一天地赶,每天晚上总有几个人逃走。这么下去,到骊山怎么交差呢?刘邦想出办法来了。下午,他叫壮丁们休息,准备过夜,自己买了十来斤酒喝着。天快黑了,他对众人说,你们到了骊山做苦工,不是累死,就是得打死。我现在把你们都放了,你们自己找葫芦去吧。说着,刘邦把每一个人拴着的绳子都解开。挥了挥手,说,去吧。众人感激,其中有十几个壮士,情愿跟着刘邦一块去找活。晚上,刘邦又喝了不少酒,带着这十几个人,不敢走大专走小,只见前面有一条蛇横在了上,大极了。刘邦拔出了宝剑,过去一瞧,是一条挺大的白蛇,他提起宝剑,一下子把那条蛇剁成了两截。
跟随刘邦的人就编故事,说白蛇是白帝的儿子,变了给赤帝的儿子,刘邦杀了赤帝的儿子,杀了白帝的儿子,就是说世上除掉了真命天子,秦朝的天下成不了了。刘邦的人传出这个故事。好让大伙相信刘邦是真命天子。斩了白蛇,刘邦带十几个壮士逃到了芒砀山,躲了起来。芒砀山就是在现在的河南永城的东北部,别的无可走的人也跑来入伙,日子不多,就聚集了多人,他们跟沛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都有来往。那个时候陈胜、吴广打下了陈县,萧何就打发樊哙去找刘邦回来。樊哙是一个宰狗的。他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姊妹,刘邦和樊哙带着芒砀山的多条好汉来到了沛县的城外。城里的百姓已经杀了,县令开了城门,把刘邦他们接进城里去,这么着,刘邦就做了沛公,这个时候他48岁。后来。刘邦带领两三千人占领了自己的家乡封乡,又碰到张良带了多人想去投奔起义军,两个人一商量,就去投奔了项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