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稻黍
新华社合肥1月8日电(记者徐海涛)淮河不仅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流经区域还是重要的农作物起源地。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研究,证明在距今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国际考古学权威学术期刊《考古科学杂志》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济形成过程是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国内外学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