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信阳段抗洪勇士影像志

影像记录时代,瞬间即是永恒。

连日来,淮河流域信阳段抗洪战场的官兵们,给人带来太多感动。为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前线将士的风采,今天推出抗洪战场“影像志”。聚集的不只是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面孔,而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良好形象,人民军队的磅礡力量!

有这样的雄师劲旅和后备方阵震守万里江山,再凶险的汛情、疫情和敌情,我们都来之能战、战无不胜!

“哑嗓子大校”——渠成让

雨骤风疏,险象环生。

“高压线要尽快切断,倾斜的电线杆要迅速推倒,围观人员要速离现场。如果出意外,后果不堪设想!”7月21日,史灌河突发管涌险情处置现场,马达轰鸣,人声嘈杂。一位大校军官扯着沙哑的嗓子向军地领导大声提议。这一科学建议迅速被抗洪防汛指挥部采纳。

他是河南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局长渠成让,曾多次参加苏丹和南苏丹国际维和任务,在南北苏丹开战期间历经生死考验。再过几个月,这位有着37年军龄的老兵即将解甲。

水患猛如虎。7月19日11时,固始突发重大汛情,根据省军区首长指示,渠成让立即带领3名参谋乘高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晚19时,因河水涨势凶猛,汛情严重,省抗洪抢险军地联合指挥部决定请求动用兵力支援。

渠成让迅速协调中部战区,请示动用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余人赶赴现场。从向中部战区请示、与驻军协调到调兵命令下达仅用两个小时。

5天来,渠成让科学调度兵力,指挥处置坍塌、管涌、滑坡、渗水大小险情数十处。累的嗓子喊哑了,就吃着药坚持战斗在一线。

处置史灌河险情时,数千个沙袋、铅丝笼投入漏洞,如泥牛沉大海、雏鸡入虎口,管涌处的漩涡依旧急速旋转、外泄河水没有减弱之势。13时56分,距渠成让指挥位置不足十米的一处民房外墙轰然倒塌,险情加剧,危在旦夕,渠成让和军地领导及抢险官兵无一人后退,坚守在战位。

21日午夜时分,他坐在路边石头上,两腿夹着一桶泡方便面,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手机紧张协调处险事宜。

凌晨4时,夜黑如墨,战斗还在持续。55岁的渠成让坐在附近房檐下,打了一个小时的盹后,又迈向抗洪阵地。

那一夜,老兵无眠。

22日上午11时,经过官兵一个昼夜的奋战,管涌、渗漏险情完成封堵。

今天,渠成让依然奋战在史灌河大堤上,组织指挥官兵加固堤坝。

抗洪16小时,战士7秒喝完一瓶水...

这声音太让人心疼!

洪水持续肆虐

7月19日

在河南信阳固始县

史河凤凰桥段出现管涌

武警河南总队信阳支队

前去进行管涌封堵任务

武警战士们

连续奋战了16个小时

其中一名小战士

在难得的休息时间

仅用7秒钟喝完了一瓶水

实在是太渴了

小战士还说

不累,能扛住!

00:21

群众说

喝水时“咕噜咕噜”的声音

太让人心疼了:

“一定是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

抗洪战士与战疫母亲视频通话

战士徐腾的母亲

通过新闻了解到儿子在抗洪一线

趁休息间隙

与儿子视频连线

隔着小小的屏幕

千言万语只能化成几句简单的叮嘱

“妈妈摘下口罩,亲你一下吧”

据了解

徐腾的妈妈是名医生

之前也没跟家人商量

便申请出征去抗疫

“你也为国争光

妈妈也是抗疫一线的人员

这是咱家的荣耀

我做好防护,你注意安全”

00:55

英雄的妈妈,英雄的儿子!

(梁太成提供)

“退役不离岗”——杨绪锋

“同志们,跟我上!”“加把劲,再坚持一下!”

在与水魔斗争的队伍中,有位特殊身影,时而跳进齐腰深的水中,递送沙石袋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抢险,时而在大堤上协调组织排险事宜。

他是固始县人武部原军事科长杨绪锋。

现场的群众还不清楚,不久前,他已经告别22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回地方。

7月19日,汛情告急,在凤凰桥农场社区史河堤岸出现米的险情河段,其中有管涌7处,塌方随时可能出现。

骤雨如注,命令如山。上午9时许,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杨绪锋重披战袍,协助部长杨金波迅速组织名基干民兵赶往险情河段,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奋战了23个小时,不眠不休,处置管涌6处,塌方3处。

穿的不再是军装,吃的不再是军粮,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但杨绪锋依然挺着军人的脊梁,永葆着军人的本色。

83集团军2名转业士官火速归队

“指导员,我要请战去抗洪一线……”7月20日12时,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杨根思部队作战支援营指导员齐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