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冷空气牵线来袭中国气象局

治愈白癜风费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23.html
治愈白癜风费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23.html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玫珏

11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第一股寒潮,是“冻”真格的。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大,最大可达10℃至12℃;移动速度快,在大气环流的“助攻”下,冷锋24小时移动距离可达公里。

此次强冷空气也推动了我国季节版图的变化。11月19日,中东部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新低,0℃线推进到淮河附近。

0℃线与秦淮分界线重合吗?

随着冷空气一起南下的,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气温0℃线。为何每次降温,0℃线总是被频频提及?这还要从等温线说起。

在气温分布图上,温度值相同的各个点被一条条平滑的曲线连了起来,等温线就是指在同一张图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则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

等温线的一举一动总是让人牵挂。在炎热的夏季,中国版图上的35℃等温线汹汹北上之势可能会让人们汗流浃背。而在冬季,0℃等温线的大举南下,让人不禁想打个寒战。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表示各地气候条件最常见的旬、月、年等温线图,指的是距地面约1.5米处的空气温度,这是由气象观测站在离地面约1.5米高的百叶箱测得的气温数据计算出来的,为了便于与高空的气温相区别,有时也被称为地面气温图。

从气候意义上说,0℃等温线家族十分庞大,有0℃旬平均等温线、0℃月平均等温线和多年平均0℃等温线等。

气候图上的0℃等温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在我国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印象:“秦岭—淮河就是1月0℃等温线。”但是,从气候图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到1月0℃等温线在“秦岭—淮河”以北。

难道我们的常识出现了偏差?实际上,地理上的“秦岭—淮河”线,只是概念上的“线”,它表述的是一个大概的地理范围,不能简单地想象为沿着“秦岭—淮河”描出一条线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等温线也出现了偏移。在上世纪50年代初做气象统计时,1月0℃等温线确实基本与“秦岭—淮河”重合,而在如今气候变暖的背景下,1月0℃等温线已经明显向北偏移。

0℃线以北就会下雪吗?

每一天,在不断变化的天气形势下,由于不同气团狭路相逢或盘踞徘徊,地面天气图中的0℃等温线时而轻微摆动,时而跨步跳跃、忽南忽北,雨雪天气也常常跟随。

这时,许多人会想起中学课本中所说,温度低于0℃时,水凝结成冰,水汽会凝华成霜。不免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处于0℃线以北,为什么还不下雪?”又为何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图中,雨雪分界线与0℃等温线并不重合?

的确,对于水来说,0℃意味着相态的变化,高于0℃是液态,低于0℃为固态,但我们在地面天气图上填写的温度仅是距离地面约1.5米处的气温。由于降水过程的复杂性,判断是否产生降雪不仅要看近地面温度,还要看整个大气层结的温度状况。而且,水凝结成雪,不但需要低温,还需要凝结核。如果空气中没有足够的凝结核,水甚至在低至-20℃时都会以液态存在。

降水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根据条件的不同有着雨、雪、雨夹雪等多种相态,雨雪分界线就是用来区分降雨、降雪及混合相态(指雨夹雪或雨雪转换等)的界线。应用降水相态预报技术,雨雪分界线常常是两条线结对出现,一条线的外侧是纯降雨区,一天之内都只会降雨;另一条线的外侧是纯降雪区,只会降雪;而两条线之间的区域,在这一天之中可能下的是雨夹雪,也可能会发生由雨到雪或由雪到雨的天气变化。

我们所看到的雨雪分界线往往呈现“犬牙交错”的形态。在持续性的雨雪天气中,随着天气的演变,每天的雨雪分界线也会发生变化。对交通等影响较大的冻雨天气,因为在降水时仍是液态,只是落地后才迅速结冰,所以在雨雪分界线中被划分在降雨一侧。

地表0℃与气温0℃有何不同?

霜冻线是和地表0℃直接相关的,这与1.5米的气温0℃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就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

出现霜冻时,近地层的气温可以在0℃以下,也可以在0℃至5℃之间,但通常情况下,霜冻线与地表0℃等温线是基本一致的。在霜冻线的北侧是可能出现霜冻的地区,南侧则是不会出现霜冻的地区。

霜冻和地形有较大关系,比如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空气从四周地势较高的地方向该区域运动时会下沉增温,造成这里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偏高,因而更晚“迈过”霜冻线。另外,霜冻区域划分还受环境的影响。某些地区由于靠近湖泊或江河,温度相对较高,因而常常比周围区域更晚进入霜冻区。

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其出现的时间对于农作物来说有很大影响。

如果初霜冻来得晚,作物已经成熟收获或生长期结束,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但如果初霜冻来得早,秋收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冻危害,容易造成大面积减产。一般来说,位于霜冻线附近,尤其是霜冻线南侧的地区要特别注意气温的变化情况,防止由于温度突降出现霜冻,致使作物受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