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能否靠南水北调完

关于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我们需要对这一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工农业发展等方面作一下了解。

1、地理位置(东经°~°、北纬32°~40°)

华北平原东临黄海和渤海、西靠太行山以及秦岭余脉伏牛山,南北则介于燕山南麓和大别山北麓之间,区域总面积约为31万平方公里,其面积在我国的四大平原中排名第二位(东北平原35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约20万平方公里、关中平原约4万平方公里)。

地质学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属于新生代断陷区,经过淮河、黄河、海河、滦河等千百万年的冲刷和淤积最终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大平原,因此华北平原又被称之为黄淮海平原。

2、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气候)

华北平原地处我国秦淮河一线以北,而我们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对于我国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地理意义有,一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三是与毫米等降水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重叠;四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由此可以看出,华北平原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总体降雨量较少,年平均降雨量约为毫米。而且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它作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一部分,具有雨热同期、四季更为分明的特点,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

3、工农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人口分布最为稠密平原,华北平原还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主要经济作物还有棉花、高粱、红薯、谷子等等,灌溉农业较为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不仅如此工业基础雄厚,冶金、钢铁、火电、煤炭等重工业耗水量大。

由于华北平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巨大,而区域内既存在降水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也存在春季气温上升快、夏季普遍高温,因此蒸发量较大,经常出现春旱、伏旱等现象,而且还存在工业布局不合理、农业漫灌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等等比较粗放的灌溉方法,以及伴随着人口的增长所到来的水资源紧张和其他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等,都是造成华北缺水的因素之一。

4、如何缓解水资源紧张现状

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紧张情况,我国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并累计实现跨区域调水多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居民生活用水。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仅靠跨区域调水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从节约用水抓起,一方面要改变漫灌这种粗放式的灌溉方法,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布局的优化和用水的管理,三是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