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后驱汽车不适合北方,这种说法荒谬吗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在汽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则流言:
北方城市基本没有后驱汽车,因为冰面驾驶易打滑。有没有可信度呢?答案显然是绝对没有!区分南方和北方的基础是,也就是一月份零度等温线,其次有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目前仍是以「秦岭淮河一线」进行区分,分界线横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份,可以想象北方区域究竟有多大,在如此辽阔的区域中怎么会没有后驱汽车。
载货汽车均为后轮驱动,怎么解释呢?
01前驱的优缺点
前置前驱汽车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普及,然而保有量真正开始有统计价值是从二战之后;但是汽车普及的时间节点要早半个世纪,所以前驱车辆实际“很年轻”。
推广前驱车的品牌是法国雪铁龙,该品牌打造的车辆初期没有被认可的原因是驾驶感受较差,后期被认可主要是因法国自由军无车可用,以戴高乐将军为核心而选择了这种汽车;因绝对的“明星效应”在战后才逐渐得到认可,真正走俏是在欧美两度经济危机和石油危机的阶段,这种驾驶感受相对较差但确实更节油的车型才成为主流选项。
前置前驱的结构非常精简,发动机的曲轴(动力输出轴)与前桥平行,匹配尺寸小巧的变速箱,通过短小的半轴往两侧车轮输出动力。整个动力传动系统都集中在小小的车头里,由此可见车辆使用的钢材总会比较少。
车身与车尾没有传动系统,后轮是被前轮拉动运转的“从动轮”;一般前驱紧凑级轿车的整备质量,可以低至公斤左右,在汽车里属于比较轻盈的标准。后驱轿车因笨重的变速箱和传动系统总要多出-公斤,而整备质量每减少公斤则百公里油耗可以下降0.5L左右,这就是前驱汽车省油的秘诀。
问题:前驱汽车在冰面上更容易起步吗?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普遍认为前驱起步有优势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匹配的发动机动力储备偏低,装备≥2.0T排量的前驱车同样很容易打滑!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仅为铺装道路的10%~20%,汽车在正常路面测试百公里加速时的驱动轮是不是很容易打滑?原因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车轮转化出的转矩大于轮胎摩擦力,于是从正常的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
只要动力大于摩擦力就会打滑,那么在冰面上摩擦力下降几乎90%,起步想要不打滑是不是输出的动力也要同比例下降呢?有些前驱汽车不打滑无非是因为发动机动力储备本就很低,而且驾驶习惯很保守。但如果动力储备充足则打滑也是必然的结果,即使三大总成集中于车头,能够为前驱动轮施加更大的垂直压力,不过摩擦系数和动力的比例不是压力也可以改变的结果。
问题:前驱汽车在冰面上没有缺点吗?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则必然有弊;前驱汽车即使有前轮抓地力可以略大,通过相对弱的动力可以平稳起步的优势,但是在行驶中是不是很容易侧滑呢?
三大总成集中在车头,前轮垂直压力大则后轮必然更小,因为没有足够的重量与给后轮加压;车辆在转弯时会产生侧向作用力,作用力会直接作用于车身侧面,前轮摩擦力高不会被推动平移,但后轮摩擦力弱则会轻易的侧滑(甩尾)。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前驱汽车在操控方面客观评价是没有亮点的,唯一的优点只是节油。
02后驱的优缺点
普通家用汽车使用的是多为「前置前驱」,跑车与客车多使用中置后驱或后置后驱,货车则为中置后驱。所谓的“置”指发动机的位置,前置就是发动机还在车头,只是曲轴不在于前桥平行,而是动力输出端朝向后桥,曲轴与前桥为“十字交叉”。
这种设计正常的驱动模式是后轮驱动,因为连接的变速箱和传动轴都适合朝向后轮;只有奥迪的简配两驱车用前纵置前驱的诡异结构,动力“转个弯”之后再驱动前轮会有较大的损耗,同时对操控感也没有提升效果。所以正常的车辆在纵置布局的前提下都是后轮驱动,结构特点如下。
显然纵置后驱的变速箱很大,传动轴与后桥连接后可以有效均衡前后车身的重量;很多后驱轿车都能做到50:50的配重,或者是40:60的特殊比例。这就决定了后驱动轮的抓地力同样不弱,而且前后轮抓地力是相当的;那么在整备质量本就更大的前提下,抓地力难道会比轻盈的前驱车更低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正常起步驾驶的后驱汽车,在转弯时的稳定性方面要优于前驱;只是起步时为什么更容易打滑,这是个值得分析的问题,不过原因也是再简单不过了。
客观因素:采用前置后驱可以提升操控,操控型轿车是否需要强劲的动力呢?
相信没有否定这个结论的理由,可以说量产后驱轿车的发动机排量起步标准为「≥2.0T」;机器多采用高燃效的缸内直喷技术,动力储备可以达到平均kw/N·m的高标准。车辆的最大推重比平均也会在Hp/T左右,该数值是5-7秒破百的高标准。
以N·m为基数计算,车辆在0转时即可输出PS的公制马力;公制马力驱动力的标准为75公斤力每秒每米,也就是能把75公斤的物体驱动到该移动标准。假设轿车重量为0公斤,想要达到1m/1s的速度就要还20PS,但起步时可以输出PS,那就是5m/1s的标准;此时如果地面的摩擦系数较低,相互作用力低于该标准则会打滑——动力强才是打滑的主要因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打滑呢?
03两种方式
1:常规操作可以解决各种驱动系统的车辆的冰面打滑问题,但只能起到稳定起步的作用。打滑是因为动力超过抓地力,那么不想打滑则只需要降低起步动力即可;变速箱的前进挡以数字标注,比如1/2/3/4/5/6,数字越小的前进挡放大扭矩的能力越强,起步使用容易打滑。
而数字越大的前进挡放大扭矩能力越弱,功能只要是放大车速,实现发动机低转速、车轮高转速(高车速)。所以想要平稳起步只需要用2/3挡缓油门起步,自动变速箱基本都有“+-”符号,也就是M·manual手动换挡模式,切入后同样能够这样操作,冰面打滑严重大多是不懂如何驾驶而已。
2:真正安全的防滑配置应当是「防滑链」,雪地用铁链型防滑链,冰面用带有破碎钉的防滑链;使用第一种方式虽然能让车辆平稳起步,但是在转弯减速时仍然很容易侧滑——前驱车容易甩尾,后驱车容易失控转向的控制,至于全时四驱车也不过整体平移而已。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加上防滑链,四轮备齐后不论前后驱都会足够平稳;关于后驱汽车的特点了解这些就好,在操控方面后驱轿车的优势是不能否认的,以冰面通勤的特点作为否定后驱系统价值的所有理由都不成立。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