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加强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

新华社合肥12月4日电(记者程士华)淮河行蓄洪区是保证淮河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保障行蓄洪区有效运用,安徽省将加强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今年内实现行蓄洪区内所有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解决区内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等问题,并将在三年内把区内路网密度提升至全省平均水平。

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安徽省在行蓄洪区范围内实施了撤退转移道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通村公路建设等,形成以村村通、撤退转移道路为主体的道路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和电网安全水平不高、低电压等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行蓄洪区设施已经不能有效保障行蓄洪区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并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

据了解,安徽省加强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包括路网完善、电网扩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其中路网完善工程提出延伸农村公路扩面公里、建设堤顶道路公里,到年,确保区内每个较大自然村、庄台、保庄圩全部通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公路,路网密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满足行蓄洪区运用时的撤退要求。年底前,实现区内所有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解决区内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年底前,实现区内农村居民自来水全覆盖。

据介绍,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数量多、面积大、居住人口多、进洪频繁。安徽省淮河16处行蓄洪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区内人口99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多人,已脱贫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9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