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寻找年太阳辐
我们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的要素来组成的,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要素。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往往会决定一个区域的生物、水文和土壤等要素,组成气候的要素包括气温(热量)、降水和光照等三大要素,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气温特征包括年均温和气温年较差两方面,降水特征包括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两方面,而光照主要是指太阳辐射,通常以年太阳辐射总辐射量的多少来衡量。
中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光照和热量两个气候要素都是来自于太阳的“太阳辐射”,也就是说太阳辐射中同时包含了“光”和“热”,光照的强弱主要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和热量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热量高的地方光照不一定强,光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方面是太阳辐射与地面的夹角的大小,第二方面是大气对于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强弱,第三方面是日照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在气候中我们说“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指的就是“光照”条件的强弱。
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来阅读“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来看看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年太阳辐射量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里?从第一方面影响因素来看,太阳辐射和地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通常以正午太阳高度来衡量,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就越高,太阳辐射的能量就越集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理论上来说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应该会从低纬往高纬递减。但是,我们发现,我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几乎难以发现从低纬往高纬递减的特征,我国的南方地区普遍比北方地区太阳辐射数值要来得低,说明纬度因素并不是影响年太阳辐射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大自然区太阳辐射分布图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我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由东南往西北递增”的总体特征,从三大自然区的角度来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明显高于东部季风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第二方面的影响因素来看,肯定是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被大气的削弱程度不同,这里主要是天气和海拔两大因素在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区或半湿润区,年降水量较为丰富,多阴雨天气,大气中云层较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十分稀少,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很少,所以西北地区光照十分优越。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而青藏高寒区,地形属于高原地形,平均海拔高达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水汽难以进入,总体上降水稀少。位于青藏高原东南方向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唯一的水汽通道,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量由东南往西北递减,我们发现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也是由东南往西北递增。不仅如此,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层较为稀薄,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多,从而使得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能比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高。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地区,达到兆焦耳每平方米。
我国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我国东部季风区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由于海拔较低、阴雨天较多,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中,尤其是以四川盆地最为突出,年太阳辐射总量甚至低于兆焦耳每平方米,不及我国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一半,究其原因和四川盆地的盆地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盆地内的水汽难以飘散,多阴雨天气多云雾,对于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很少,光照条件较差。此外,日照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弱,除了天气阴晴会影响日照时间长短外,昼夜长短也会影响光照时间,比如在夏季季节,我国越往北白昼越长,光照时间也就越长,太阳辐射就越多。
世界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图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