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陶朱源于何处陶为何居天下之中
中国人称赞商贾巨富时,常说“富比陶朱”。
这个典故源于春秋,楚国的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弃官归隐,在陶这个地方定居,并化名“陶朱公”,经商置产,富可敌国。
范蠡才智过人,他迅速经商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了一个最佳的经商地点——陶。
因为,陶“居天下之中”。
“商圣”陶朱公春秋之前,陶还默默无闻。
陶声名陡起,要感谢吴王夫差。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首先开凿了沟通长江、淮河的邗沟,后又开凿了沟通泗水、济水的菏水。
在古代交通中,水运在运输成本、时间上均优于陆运。开凿运河为历代统治者重视。
古代“四渎”——黄河、济水、淮河、长江,从此相连通。黄河在荥阳分流出济水,济水经过菏水、泗水连通淮河,淮河经过邗沟连通长江。
从下图可知,陶由于处于济水、菏水交汇处,而坐拥航运交通的便利,商业优势由此而起。
秦汉水系图汉朝以前,全国政治重心、经济重心都在北方。
以人口计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界,西汉时期北方人口约占4/5,南方人口约占1/5。人口密度最高是黄河下游平原,最高的就是地处东西部交通枢纽的陶一带。
在秦汉时期全国交通干线中,陶也占据重要位置。
——东路干线:从长安出函谷关到洛阳,顺济水到陶,再顺济水、淄水到临淄。
——东南干线:从陶出菏水、经泗水入淮河,沿邗沟到长江,渡长江到太湖。
人口聚集地,交通动脉交汇处,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故,秦昭襄王时穰侯魏冉费尽力气获封陶邑。
秦末战乱时,项梁以陶为作战基地,并最终战死于陶。
秦汉时期,陶居天下之中陶的兴起源于水,其没落也归因于水。
公元11年,黄河决口,泛滥的河水在兖、豫之间泛滥,延续六十年之久。
公元70年,东汉王景治理黄河,虽然河患平息,但济水日益淤浅,无法行舟。
济水沟通东西重要航道的地位,逐渐为汴水所替代。到了六朝末年,陶附近的济水完全断流。
水运不兴,陶也就逐渐没落。
“富比陶朱”也就成为一段久远的历史,逐渐淡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