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珍珠城,华夏文明发源地
蚌埠,珍珠城,华夏文明发源地(终身难忘自驾之旅之十七)
蚌埠是我的家乡,也是我们这次长途自驾之旅的终点。9月15日从深圳出发,到26日晚到蚌埠,已经度过11天了,我们走马观花似的穿越六省十七个旅游风景区,一路艰辛,一路喜悦,终于顺利的抵达终点,也算是终身难忘的自驾之旅。
张公山公园望淮塔。如果不是内蒙的许君要回内蒙,我们原不必赶得这么紧,每个地方多呆一点时间,每个景点的印象会更深一点。
经过一晚的休整,第二天一早,带许君和刘老师去吃蚌埠的特色小吃。蚌埠的小吃品种繁多,名声在外,什么牛肉煎包、烧饼夹里脊、油酥烧饼、牛肉粉丝汤、马糊汤、雪园汤圆等等,应有尽有。很多人来过蚌埠品尝了小吃后,都对蚌埠的美味小吃由衷的赞叹。
吃过早饭,我们去了蚌埠最大的公园“龙子湖”。龙子湖在蚌埠市东郊曹山脚下,河面宽阔为湖,津浦铁路横穿其上。此地原属凤阳县境,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在此撑船,落竹篙于河中,不久竹篙化为巨龙,因而名龙子湖。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河南有明代信国公汤和墓,河上建有双龙桥、珍珠桥。今蚌埠市在此依山傍水辟为公园,另有一说,龙子湖有7个西湖那么大。
东郊龙子湖。龙子湖水面辽阔。如今,龙子湖已成为市内公园,贯穿市区东西的东海大道横跨湖上,东面是大学城,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七、八所大学在此建校,省运会的帆船比赛也在龙子湖上进行。
蚌埠是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所在地,淮河穿城而过,龙子湖边上建有雕塑“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青铜铸造,高39.9米。雕塑按照中国传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计了青铜铸造的青龙、朱雀、白虎、龟蛇,顶端是一条欲飞的苍龙,象征着南北相望相守的融合。雕塑向北的是蓝色,象征北方的辽阔;向南的是红色,寓意南方的火热;中间是银色的珍珠,代表着蚌埠乃珍珠之城。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标志。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蚌埠是皖北重镇,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诞生在这里,大禹的儿子启是中国第一个帝王。蚌埠也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我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蚌埠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奠定大汉基业的垓下之战,演绎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等均在此上演。留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蚌埠的旅游景点很多,有荆涂二山隔河相望,有卞和洞楚国人卞和采玉处,还有津浦大塘、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张公山公园、淮河闸水利风景名胜区,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冯嘴子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花鼓灯艺术策源地等等。
省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场地。湖上栈道。张公山风景区就在我们家附近,有山有水,山上还有一望淮塔,登塔远望,蚌埠城区尽收眼底,淮河像一条白色的玉带穿城而过,夏秋两级最适宜游览。
张公山公园。远处山顶就是望淮塔。双墩遗址位于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双墩文化”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双墩刻符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年5月双墩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出土文物均在蚌埠博物馆展出供游人观览。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年津浦铁路开通,蚌埠一跃成为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蚌埠站是京沪铁路一等客站,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是京沪线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京沪、京福高铁在此交汇;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淮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分散沿途货物。
珍珠女雕塑。近年来,蚌埠博物馆已是蚌埠必游景点,馆内藏有古生物化石,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古籍等藏品余件,参观价值极高。
正如一位蚌埠作家所说:北方说你是南方,南方说你是北方,站在高高的淮河堤坝上,那是我的家乡——蚌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