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秦岭59图是什么样子
秦岭是什么样子的?
在历史悠久的
中国大地上
河流纵横,山川耸立
其中一条是最重要的
横向山脉
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
“龙脉”
它便是秦岭
秦岭
华山
这条庞大的山脉拥有五岳中的西岳华山、道教圣地终南山,还有太白山等大量著名山峰。这所有的一切都进一步增加了秦岭的神秘与魅力。
那么
从古至今
秦岭究竟经历了什么
又留下了
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01
秦岭分为狭义上和
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
仅限于陕西省
南部、渭河
与
汉江之间的山地
东以
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
西止于嘉陵江
秦岭
广义的秦岭
西起昆仑
中经陇南、陕南
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
蚌埠附近的张八岭
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
分水岭
作为古老褶皱断层山地的秦岭山地,其北部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接受剥蚀,而南部却淹没于海水中,承载了古生代时期的沉积。
之后,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使秦岭南部隆起并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使秦岭北部也逐渐上升。至三叠纪时,受印支运动影响,秦岭已与海完全隔绝。
中生代三叠纪时期,中秦岭和南秦岭地区形成了褶皱山隆起带,成为广阔的侵蚀地区,巴山地带则成为一个沉降地区;北秦岭成为介于中、南秦岭剥蚀地区与鄂尔多斯沉积区之间的过渡地区。
大巴山脉
侏罗纪时期,秦岭地带,包括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成为具有差异震荡运动的古老准平原,并形成了凤县、商州区和紫阳等许多含煤盆地。
凤县
秦岭两侧广阔的沉降、沉积地区在逐步收缩,而秦岭地带隆起剥蚀地区却在逐渐扩大。
紫阳
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岩浆活动和差异隆起,秦岭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动,绝大多数内陆小型含煤盆地逐渐沉降得越来越低,河流侵蚀更为强烈。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构造运动的和缓使秦岭山地再一次被剥蚀成准平原。广阔的准平原上分布了众多小盆地,其面积逐渐扩大。
商洛
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过渡时期,喜马拉雅运动使秦岭又发生了隆升。这次隆升形成了许多断块盆地,如徽县盆地、洛南盆地、商州区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它区形成的盆地,如汉中盆地。
汉中盆地
秦岭大小断块的形成分割了第三纪的准平原,形成了海拔不同的三个夷平面,其高程在第四纪时期逐步升高。
到了晚第三纪和早更新世时期,秦岭又发生强烈的垂直升降运动。进入中更新世时期,秦岭山地的上升运动以区域性间歇式抬升为主,逐步形成了各级阶地,秦岭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02
秦岭古城
“南山”或“终南山”
中国最早记录的相关
文字
出现在
《山海经》
和
《禹贡》
中
山海经《禹贡》称“终南惇物”,《山海经》称“南山”,而编于春秋时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写到“节彼南山”等。
禹贡九州图
汉代时期,《史记》中描述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地方志《三秦记》中也提到:“秦岭东起商雒,西尽汧陇,东西八百里”。
《三秦记》
秦岭虽为一座山脉,但其横于中国南北之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中不可忽视的军事要地。
秦岭庞大绵延的身躯,将富饶的关中平原揽于怀抱。在秦岭的荫庇下,秦王朝不但完成了中华统一的春秋霸业,更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以农为本”的基础,开创了中华农业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关中平原(渭河平原)
秦岭山峰众多,古代先人为了打通南北之路,在秦岭谷中修建了大量古道。而这些古道自然成了战时重要的交通要道,如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陈仓道等。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军队正是借助联结汉中与蜀地的要道之一——陈仓道,如“神兵天降”一般突袭关中,直击项羽军队“心脏”。
到了三国时期,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为蜀汉政权的一统天下扫除障碍,于是多次北上伐魏。
然而,大秦岭却没有眷顾诸葛亮,屡屡以不可征服的艰难险阻和恶劣天气,使几次北伐都以失败收场。诸葛亮最终在五丈原郁郁而终。
诸葛亮
第一、二次
北伐曹魏
所以,有人说诸葛亮越不过的,也许并不是司马懿,而是那片终年积雪的秦岭。
03
截止到上世纪
50年代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一直笼统地依靠
长江和黄河来划分
黄河
后来,科学家们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而在这条分界线上的莽莽秦岭之中,中华文化已经不断生根发芽,逐渐繁盛起来。
文化之源
秦岭南北是早期道家
重要的孕育地和传布地
相传老子曾在秦岭
终南山的
楼观台讲授
《道德经》
终南山
宋代陈抟隐居华山
精研道教
金代王重阳在终南山
创立全真教
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便是华山。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华山文化的核心。
华山
华山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它不仅集中体现了道家的信仰,而且也孕育着传统的民族精神。
华山
秦岭孕育了道家文化同时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摇篮”。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终南山草堂寺创立译场,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新局面。
终南山
秦岭还是中国佛教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源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秦岭及关中就聚集了三论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密宗六大宗派祖庭。
生命摇篮
秦岭复杂多样
极具特色的地质地貌
孕育了丰富的
动植物资源
并以秦岭南北
不同的气候环境
呈现出不同的物种
秦岭野生动物中
有大熊猫、金丝猴
羚牛等珍贵品种
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
对象朱鹮和黑鹳
其中
大熊猫、金丝猴
羚牛、朱鹮被并称为
“秦岭四宝”
大熊猫
金丝猴
在秦岭里
还藏匿着
羚牛、斑羚、野猪
黑熊、林麝、小麂
刺猬等大量哺乳动物
以及堪称世上
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
秦岭羚牛
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各异
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与落叶阔叶林
山地棕壤
与山地褐土地带
秦岭景观
南坡为北亚热带
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
的落叶阔叶混交林
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
秦岭景观
千百年来
秦岭横亘在
我国中部的大地之上
它的苍茫气势和连绵壮阔
始终令人惊叹不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