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是时候穿秋裤了财经早餐
《时代》周刊在12月5日推出新一期封面,“是最糟糕的一年”。随着糟糕的一年步入寒冬,21世纪第一个20年也将收尾。过去经常调侃说“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的千禧一代也纷纷步入而立不惑之年,除了在年初积极囤积口罩之外,他们在年末也不忘早早拥抱“秋裤枸杞保温杯”这养生三件套。
寒潮几次三番来临,昨日又适逢大雪节气,气温陡降,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把秋裤扎进袜子里,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
“拉尼娜”红利
年,似乎比往年冷得更早了。
早在“十一”期间,冷空气南下,气温大幅跳水,就让“最冷冬天”、“最强暴雪”等传言层出不穷,也将“拉尼娜现象”这个词带入了大众视野。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原意是“小女孩”。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的是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范围、长时间的海水偏冷,它的出现,常常与整体“更冷的冬天”连在一起。
根据监测,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构给出预测,天然气动力煤板块、果蔬、种业以及保暖服饰板块等都可能成为“拉尼娜现象”催化下的机会领域。
自年起,中国气象局旗下的中国天气网每年都会收集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的秋裤舆情数据,推出全国秋裤预警地图。今年也不例外,大片的蓝色可见秋裤流行范围之广。
通常来说,每年11月开始,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秋裤的搜索和购买数据就全面飙升;山东与安徽紧随其后;而到了12月前后,大部分南方地区的小伙伴们大几率也要穿上秋裤了。
秋裤消费观
关于穿不穿秋裤,讨论最热烈的时候甚至衍生出了一套“秋裤阴谋论”。
据说在年的时候,前苏联遗传学家李森科向斯大林提出了一个观点:假如人们长期穿秋裤的话,双腿和关节抗寒性会逐渐丧失,最终在几代人之后更加畏惧寒冷,甚至于没办法脱下秋裤。在其中更是明确指出,可以通过向某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口秋裤,来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当然,信息时代,在万维网中稍加搜索,“阴谋论”便不攻自破。
在极端天气面前,全世界的人们都放下了对秋裤的嫌弃,年轻人也结束了与长辈之间的拉锯战,自发乖乖地套上了秋裤。根据10月苏宁发布的换季大数据,秋衣秋裤销量同比增长.23%,男女性消费者分别占比34%和66%。
当然,由于观念和文化上的迥异,如今的秋裤消费市场还是呈现了与几十年前不同的状态。
年,南极人首创保暖内衣产品;此后的3年间,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恒源祥、北极绒、南极人纷纷卖掉工厂,开启品牌授权模式;而现在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曾经占据市场老品牌正在探索着新的发展路线,一些新品牌也发现了自己的机会。
今年10月,蒛一内衣发布了《秋冬保暖内衣潮流趋势》,揭示了不同年代的人对秋裤的不同要求。
70后:只要暖就行。80后:丑点无所谓,保暖才是关键。90后:丑拒,要好看又要暖。00后:保暖要轻薄,颜色要新潮,舒适能抗菌,好穿别太贵!
虽然各年龄层的侧重点不同,但至此,年轻人不再是“拒绝秋裤”的代名词。相反,他们对秋裤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保暖功能性,逐渐向多元化复合型功能转变。
迎合最新的消费趋势,秋裤产业本身也在不断升级,其中又以横扫年轻人双十一购物车的日本品牌“优衣库”最为典型。主打轻薄、舒适、贴身的热销产品“HEATTECH”,利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吸收身体所散发的水蒸气并将其转成热能,虽然衣服本身很薄,但是在保暖的功能上更胜一筹。
以此黑科技加持,辅以强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更加创新的购物体验和周到服务,优衣库到年底总计卖出了超10亿件保暖内衣裤,屡屡打破自己创下的双十一记录。
分级市场
除了轻薄保暖,秋裤产业的升级还反映在造型之上。高端一点的秋裤不叫秋裤,叫Leggings,并成了流行的“运动休闲范儿”的代名词。
譬如如今中产必备的lululemon运动裤,常见价位是元,是耐克、安德玛的三倍,迪卡侬的八倍。虽然有人在试穿lululemon后表示:“这所谓的软糯质感,穿在普通人身上,不就是条秋裤么?”
但这不妨碍lulumelon的股价从年开始起飞,从57美元涨到了现在的美元。在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强榜单上,lulumelon的品牌价值增加40%,是增幅最大的百强品牌。
一面是升级为新型“炫富”标签的Leggings,另一面则是批发价格只有几块钱的真·棉毛裤。
虽然超过90%的人都在冬天穿上了秋裤,但超过90%的人并不知道我国有个年总产值过亿的“秋裤村”——全村每年生产的秋裤至少达到多万条,连起来能绕赤道一圈。
这就是江苏泰安的姚家坡村。
据官方介绍,姚家坡的针织加工业始于年,已有近40年的历史,如今的余户群众中,有多户都从事秋裤加工。
在姚家坡,村民通过“家庭作坊”加工秋裤,工人除了家庭成员,还有村里的中老年女性,工资七八十一天。不到十个工人加起来,利用南方大厂剩余的尾料,一天能加工上千条。
这样做下来的秋裤,无标无牌,价格一般在3.8-4.5元之间,每条秋裤赚几毛钱,走量销往各地的批发市场。北到新疆黑龙江,南到广东福建,甚至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这些国家里,都有姚家坡村的秋裤。年,姚家村的秋裤产量即将达到万件,销售额也即将突破两个亿。
无论是标价上千的中产标配Leggings,还是主打温暖舒适的平价黑科技HEATTECH,又或是无标无牌家庭作坊棉毛裤,在各个细分赛道上,市场都是广阔的。
吃饱穿暖都是刚需,冷冬之下,穿秋裤的年轻人并不可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