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随州青铜器王国,探其古老神秘与文明
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其“随”字最早出于西周“汉东之国随为大”,当时随国为一诸侯国,附庸在楚国之下,附近有陈国、蔡国、唐国等。自西周后,“随”这一古地名得以流传下来。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封地,隋朝亦因随州而命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随州,历史名人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等;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更惊艳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墓的发现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件,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前所为见的珍品。尤其是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而且铸造精美,在全国屈指可数。而随着考古工作和征集工作的继续,这些珍贵文物将还会增多,随州博物馆也是名符其实的“青铜器王国”。
博物馆建设背靠擂鼓墩,设计主体为一个主馆和两个副馆,园林式布局,采用楚国建筑"一台"、"殿"、"多台"组成的风格,外形体现"楚城"和"编钟"特色。同时又是一座设备条件较为先进的现代博览建筑。
沿着梯形台阶,进入一层主馆是一个大序厅和休息厅,往里走是一个面积为多平方米的陈列厅,陈列厅后面是办公区和库房;陈列厅左右两边分别为一个面积余平方米的展厅;南、北两个副馆主要设计为面积多平方米的展厅和编钟演艺厅。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墙上是一幅古代曾国领土地图,从地图可以看出,随国在当时还是一个大国。
走进展示厅,光线暗下来,恍若穿越时光隧道,进入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瞬间。博物馆分为5个展,第一个展厅是“曾国迷踪”,曾国是周朝早期大臣南宫适的封地,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
做工精致的扉棱提梁卣,身子像一张兽面,四周刻有繁杂的花纹,还有一个漂亮的提手。
在随州出土的很多青铜器文物上都刻有“曾国”和“随”字的铭文,说明随是古代就有的说法,而曾是封候的名称,随是地名。
西周早期青铜器噩矦方彝,随州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器身为母口承盖,盖为单脊四坡屋顶状,上有一对鸟形钮。器肩部两侧铸有对称的半环兽首衔环耳,前后肩部正中各有一张牙卷鼻的象首。器腹饰两层兽面纹,器盖饰兽面纹,口、部、足部饰龙纹,器底中央悬挂一铃,铃内有舌,盖内铸有铭文“噩候乍厥宝(阝尊)彝”。
西周时期造型独特的觥,既是斟酒器具,也是工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