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一运河里的通信兵泗阳闸水文站
江苏水韵、源远流长,
河流湖泊数以千万。
伴随着历史长河的演进,
一个个水文站依水而建,
历经百年风雨坚守担当,
守护着万家安澜。
平原林海,世外桃源,
古韵文化,绵延积淀。
千年运河穿城而过,
给这座小城添上流动的繁华;
百年测站傍水而立,
给这方土地筑牢幸福与安康。
第十一站,
我们来到宿迁-泗阳。
千年运河百年水文
南起余杭,北到涿郡,
流经六个省市,沟通五大水系,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京杭运河在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串起了中国的大江大河,
沟通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
孕育了无数令人感慨的璀璨文化。
京杭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自开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全长约千米。
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
经过台儿庄,穿过淮河,至淮阴清江大闸,
这一段长达公里的河段,
是在明、清两代开挖的泇运河和中河
基础上拓浚改建而成的。
它原为发源于山东的泗水下游故河道,
后为黄河所夺,又为南北漕运所经,
再经新中国治理,
最终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称中运河。
中运河不仅是骆马湖桃汛和分洪出路之一,还是淮、沂水系的连接点,更成为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通道,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沿河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运河上段承泄沂泗来水,
自邳州市黄楼村进入江苏,
折向东南经泇口、滩上、运河镇,
至新沂二湾入骆马湖;
经骆马湖调蓄后,下段出皂河闸,
沿骆马湖南堤过宿迁闸,
经宿迁、泗阳,
至淮安市杨庄与二河相会。
中运河泗阳河段
在中运河下段、泗阳县主城区运河南岸,
泗阳闸水文站坐落于此。
与其相伴的还有
妈祖文化园、泗阳闸水利枢纽,
上游约30km处的刘老涧闸,
和下游约45km处的淮阴闸和杨庄闸。
泗阳闸上游水位自记台
以绿为体,以花为姿,
携运河沿线景色之秀美,
融合现代水利工程之雄伟,
一副集自然生态景观与悠久运河文化
为一体的风光画卷在此徐徐铺开。
峥嵘历史源远流长
一百多年前,
泗阳运河堤上架设了第一根水尺,
并观测到了第一组水位数据,
这标志了苏北运河上首批水文站的设立。
从此,
长达百余年的水文记忆正式揭开序幕。
年-年泗阳水文站年3月,
伪江淮水利测量局设立泗阳水文站,
年1月撤销。
年1月,
由伪江北运河工程局复设,
年1月改由伪导淮委员会主办,
年4月再次撤销。
而在这之后,
政局动荡、战乱不断,
站点撤销、级别更改,
泗阳水文站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命运。
年2月,
由治淮委员会设立为泗阳雨量站,
年改设为泗阳水文站,
年1月改为水位站,
同年6月改为雨量站,
年1月改由江苏省水利厅领导,
年2月又改为泗阳水文站。
年至今泗阳闸水文站年,运河上的泗阳闸建设完毕,
年5月,原泗阳水文站迁至泗阳闸,
并更名为泗阳闸水文站。
泗阳闸水利枢纽
年1月由江苏省水文总站领导
(年更名为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年1月改为水位站,
年1月升级为水文站,
并增设泗阳抽水站、泗阳抽水二站
流量断面监测。
经历了数次
撤销、更名、翻盖、扩建、停测、复测,
泗阳闸水文站在一百多年的
峥嵘历史、风雨飘摇中,
积累了宝贵的长系列水文资料,
见证着水文的发展历程,
为骆马湖区域、沂沭泗流域的防洪调度
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
有效支撑了江水北调、南水北调等
水利工程的调度、管理及运用服务,
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基本站、中央报汛站。
泗阳闸水文站技术档案
年11月29日,
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活动在杭州举行。
运河沿线6省市的14座
具有百年历史的水文站共结联盟,
泗阳闸水文站就是其中之一。
百年水文联盟“泗阳闸水文站”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自建站以来,
泗阳闸水文站历经了多次大洪水的洗礼。
年8月中旬,
受12号台风影响,
骆马湖区域发生特大洪水,
泗阳闸上游骆马湖泄洪口门皂河闸
最大行洪流量达m3/s。
受其影响,15至18日,
泗阳闸水位一路飙升暴涨,
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后继续攀升。
泗阳闸水文站全体职工
夙夜不殆、共同努力,
抢测到闸上游历史最高水位17.56m,
为上级防汛决策部门
及时准确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年6月,
淮河流域大水,
水文站工作人员凭着丰富的抗洪测报经验,
积极应对洪水。
测船上、仪器旁、水尺边、
报房里、风雨中、骄阳下……
到处都闪现着水文人奔忙的身影。
在整个测洪报汛过程中,
水文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实测最大流量m3/s,
为夺取91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立下了汗马功劳。
年大洪水泗阳闸水文站实况
进入21世纪,
泗阳闸站又先后经历了
年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的沂河大水
年发生的以来沂沭河最大洪水
年台风“烟花”影响带来的暴雨洪水
……
在历次暴雨洪水水文测报中,
水文站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
及时准确抢测洪峰水位,
为防汛救灾决策提供了
大量有价值的水文信息,
为运河沿线人民筑牢了安全防线。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
老一辈水文人仅靠几根水尺,
手工从事看水位、测流量等
风险性极高的工作;
泗阳闸老的水文站房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总结与创新,
测验设施设备逐步改进,
测验手段及方式不断变革,
水文测验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水位观测由最初的人工观读水尺,
历经自记纸自动测记,
发展到今天的水位自动化采集、远程传输;
泗阳闸水文站的新(左)、老(右)水位观测设施
泗阳闸下游的新(左)、老(右)自记台
下雨期间的人工雨量观测,
被自动雨量计、一体化雨量计等
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替代;
自动缆道系统取代了人工拉船,
走航式ADCP测流设备走上历史舞台
……
泗阳闸水文站雨量观测场
这些水文测量测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不仅使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逐步提高,
更使外业工作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惊涛拍岸一世纪,
卷起运河千层浪。
风雨兼程中、峥嵘岁月里,
泗阳闸水文站经历了几辈人的更替,
站容站貌、测报方式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始终不变的是水文精神的传承。
父辈们在暴雨中穿梭的身影、
在黑夜里坚定的脚步,
躬体力行、耳濡目染,
早已成为激励新一代水文青年
坚定前行的不竭力量。
迎风踏雨、把脉江河,
攻坚克难、薪火相传。
一代又一代的泗阳闸水文人,
正用青春与汗水续写着
大运河畔的百年华章!
供稿:省局办公室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文字责编:井小闻
版面编辑:井小闻
END▼往期精彩回顾▼
青年学堂
问诊水资源守护生态绿
省水文局召开一季度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省水文局召开年第四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