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淮两条战线的坚守和接力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李晨赫)“这是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首屈一指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群众肩挑人扛运土,前后一个筐(包),条件好的就用独轮车运。”82岁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原总工程师王玉太回忆,治淮工地上,没有懒人和闲人,工人们有条不紊,一切充满力量和希望。
近日,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报道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位于安徽蚌埠市的淮委,追寻那段烙印着热情和奋斗的历史。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淮河全长千米,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70余年来,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大批治淮工程相继建成,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标准显著提高,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已达到年一遇,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同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将绣有毛主席题词的锦旗授予治淮委员会。淮委供图
“治理淮河的艰苦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通过苦干实干来改变命运的生动实践。”83岁的原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先达说,治淮过程中锻炼了大批勘测、规划、设计、管理方面人才。他们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图为王玉太、王先达两位老专家接受采访王海涵摄
在治理淮河过程中,除了一线的工人,还有一个群体值得铭记,他们同样是参与者和见证者,同样脚下沾满泥土,他们是一线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和史料编纂者,他们用镜头和笔筑起了治淮“另一条战线”。
42岁的淮委治淮宣传中心工作人员唐伟就是其中一位。从小,在父亲唐元海讲述的故事中,他就知道,洪水曾经怎样在瞬间摧毁家园。
年,淮河发生洪水,唐元海的老家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被洪水围困,他和家人被政府营救,安置到岸边荆山上临时搭建的棚户区居住。当时,还有乡亲蹲在树上打捞漂着的门梁等物件,等大水退去重建家园。还有年轻人划木船去市里求学。
波涛汹涌的洪水以及沿岸干部群众与洪水奋战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年,唐元海从北京中科院调动来到淮委(当时名为“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因为人员少、任务重,他和同事们一出差就是十几二十天。淮委家属大院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不出差,就负责管出差同事的孩子。和唐伟一样的许多孩子,都吃着百家饭长大,甚至在别的叔叔阿姨家一睡就是十几天。
多年来,唐元海亲历了治淮一线干部群众的酸甜苦辣。在他和同事编撰的刊物中有着这样的记录:在省市交界修建水利工程,要反复去百姓家里做工作。白天去过,晚上接着去。动员百姓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扎实的工作激发了百姓治淮的热情和理解,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大人常常顾不上家,甚至为了构思作品,都不和家里人说话,稿纸一摞摞堆在家里。”小时候,唐伟经常听父亲说起,他在一线采访治淮的见闻和故事。
在建设入海水道等治淮工程时,工程时间长,需要去河南和江苏等地长期出差,有的一去要五六年,和家人长期两地分居,部分职工甚至连爱人生病、老人去世都无法照顾。
因为工作岗位的调整,唐元海工作重点后来渐渐从新闻宣传转向水利史研究,挖掘整理分布在各省市的淮河历史。
他和同事多次前往北京、南京、合肥、郑州的历史档案馆,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寻找治淮资料,常常在一个城市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期间只做一件事:翻资料、复印资料、分类,进行书目编纂。
出差的日子,为了能省点钱,尽可能多带些珍贵的资料回来,唐元海和同事们在旅社总是重复这样的生活场景:提着暖瓶打点水,就着咸菜吃几口干粮。
唐元海年轻时工作照唐伟供图
今年,唐元海已经84岁,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从事淮河历史研究了。年轻人接过了老一辈的火炬。
年,唐伟参加工作,走上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岗位,继续用笔和镜头记录治淮的历程。他走过了很多父亲走过的地方,重新研究父亲研究过的水利题材和淮河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向父亲汇报,传承衣钵。
淮委大多新入职员工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到治淮工程一线锻炼。老一辈治淮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在年轻人身上延续、发扬,是对治淮事业最好的传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