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世界绍兴发布中国禹

许多历史事件只有加上了地理,问题才完整,才能更明白,而了解了历史,走在祖国的大地上,看到的,才不会是一个时间上特别浅的大地,而是一个浸润了漫长历史的大地。的山、河、平原、湖泊从来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时值谷雨,又到一年祭禹时。4月20日上午,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祭祀广场举行。典礼前一天,《禹迹图》(版)、《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在浙江绍兴发布。

收录全国个禹迹,涉及26个省

大家说起禹一定是“大禹治水”,把治水放在第一位,司马迁认为禹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让九州融为一体,大禹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划、大勘查、大治理,使得“九州攸同”。而治水只是把这一切连起来的缘起的一个纽带。

而“禹迹”就是指,根据史料中有关大禹治水及其他活动足迹传说的记载,至今留存的有关大禹的祭祀活动、纪念建筑设施、地物表征、碑刻、题刻、地名遗存物等不可移动的自然、历史物质遗存、遗址、遗迹。禹迹还包括少量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禹迹图》编制工作自去年4月开始在绍兴启动,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持编制,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负责编制,水利博物馆、绍兴市文史研究馆等参编,全国众多专家参与。

《禹迹图》为何由绍兴主持编制?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禹迹图》主编邱志荣谈到,作为大禹治水地平天成、大会诸侯之地,绍兴是大禹一生功绩集大成之地,绍兴也是大禹陵所在地,更有责任要做好大禹文化传承。青史有载,从越国开始,绍兴就建有禹宗庙;秦始皇曾“上会稽,祭大禹”……绍兴编制《禹迹图》既是责任,也有基础,更能被人接受。

据悉,《禹迹图》共收录全国个禹迹点,涉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属长江、淮河、黄河等11个流域。其中,共收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保单位27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1处;计不可移动遗产处,可移动文物13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禹迹图》共收录浙江省禹迹点44个(其中我市有21个),收录河南省禹迹点36个,四川省禹迹点55个,安徽省禹迹点9个。

以大禹文化为纽带,连接世界

“大禹文化已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编制出一张《禹迹图》,并向世界发布,这是时代赋予绍兴人的文化责任。”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禹迹图》总编何俊杰说,《禹迹图》的发布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启示。

《禹迹图》是大禹文化在大地上的清晰脉络。禹迹散布全国,长期以来,禹迹图一直在各地独立存在,这次以交融的方式,以网络的理念,相互关联,相互融合。这使大禹文化交流更深入、更持久、更有深度,在国内各城市之间,乃至东亚城市之间,都可实现交融。

何俊杰介绍,绍兴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地,我们踏着历史的河流,就理应担负起使命,让大禹文化绵延不绝。编制《禹迹图》,就是要让大禹的故事更真实地呈现在中华大地上,使大禹文化更有辨识度,以大禹文化黏合各地城市,让人们更有亲切感,用大禹文化链接、链接世界。绍兴非常需要用文化符号对接多个城市,并让文化根植于各地民众心中,让古老的文明成为可感受、可亲近、可体验的文化。

除《禹迹图》(版)外,当天发布的《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以及《日本韩国禹迹考释》等编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例如,经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审核通过的《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共收录日本禹王遗迹处,包括禹王神像、禹王画、禹王庙、文命宫、祈祷坛等;《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编制工作获得韩国丹阳禹氏宗亲会赠送的珍贵资料《禹氏宝鉴》和《丹阳禹氏的故事》,通过实地走访搜集到相关禹迹37处等。

“《禹迹图》文化现象可以复制粘贴、延伸,我们还可以做好舜迹图、阳明遗址图、鲁迅足迹图、黄酒分布图等。我们要让《禹迹图》能像与‘大师对话’一样,成为人文交流的典范,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新符号。”何俊杰谈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来源:九派快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2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