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谷雨到,春至暮,等你来喝茶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此时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多雨,特别是华南,往往阴雨连绵不绝,而过了秦岭—淮河一带往北上之后,春雨就急剧减少。
《养余月令》引《养生仁术》称:“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咳及疗百病。”所以自古起,就有走谷雨的风俗,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
雨前要饮茶
雨前,即谷雨前,泛指清明至谷雨之间采制的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称雨前茶,民间有谚语:“谷雨谷雨,采茶对雨。”就是指的雨前茶。
谷雨品新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期间,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此时采摘的新茶具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祛病延年的功效。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茶多酚含量更多,故此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饮茶看雨前
都说“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谷雨时节茶芽最是饱满,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又叫二春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不仅香气袭人,形状也惹人眼球,除嫩叶之外,一芽一叶像古时候挂旌旗的枪,叫“旗枪”,一芽两叶则被称为“雀舌”。
与清明时采摘的明前茶相比,虽少两分细嫩,却多七八分纯正鲜浓的滋味,所以古人说:“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想来都是春日极美的享受。
饮雨前绿茶
尽管谷雨已经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是仍需要注意“降春火”,绿茶性凉具有降火的功效,最适宜在这个时节品尝。
初听安吉白茶的名字,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跟福鼎白茶一样是白茶,虽然名字带“白”,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绿茶。
安吉白茶的特殊来源于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呈现可逆性白化现象,白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但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
而且它的茶芽颜色会随着时令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茶叶经冲泡后,叶底也呈现白玉色,所谓形如凤羽色如霜。
要保持其颜色活绿,叶张完整、条直,不红梗,充分表达其鲜甜味,难度极大,要求甚严,其炒制更是要经过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等多道工序。
年5月,“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擅长于这一项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在整个安吉县甚至已经不到人,不妨趁着好时节,品这一杯谷雨茶,让非遗传承被更多的人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