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人味的女人,容易让男人着迷

01

主持人杨澜,曾在一次访谈中,分享自己,早年在外求学经历。

为了锻造出自己的主持才能,她果断辞职,出国攻读电影电视专业。

面临发音不准的困境,她开始苦练英语发音,只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实操机会。

但忙碌的学习生活,渐渐让她忘记了,身为女人的“本来面貌”。

直到一次偶然,她在咖啡厅,遇到一位虽已迟暮之年,但举止优雅的老太太。

老太太那份深入骨髓的优雅,震撼了杨澜。

至此以后,杨澜出门前,必会给自己涂上一层唇彩。

因为,在她眼里,淡妆不单是为了取悦自己,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唇红齿白,历来都是美人的表征之一。

懂得适时装扮自己的女人,大多时候,更容易迎来身边人的喝彩。

然而,“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注重外表的杨澜,并未放弃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充盈。

她曾说过:“美丽是需要升级的,真正的美丽不止于外在,更重要的是内心。”

的确,女人是否有女人味,远远不止于表面。

如果女人面容姣好,但心灵匮乏,难免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很快失了兴趣。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内心有追求,精神有深度的女人,才是富有女人味的高级表现。

而这样的女人,也往往让男人为之着迷。

02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学者王国维提出,读书有三重境界,望文生义,死记硬背,此为一;

灵活运用,触类旁通,此为二;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此为三。

由浅入深,将读书人当追求的境界娓娓道来。

以此类比,女人味,也当有三种:

明眸皓齿的姣好面容,媚而不妖的举手投足,饱读诗书的恬淡素雅。

公交车上,我们见到美貌的女人,会觉得赏心悦目。

但如果,她对穿着简陋的乘客颐指气使,难免会让人失去欣赏的兴趣,还会反生厌弃。

由此可观,没有内在支撑的女人味,如同空引白水,索然无味。

《奇葩说》冠军詹青云,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

博人眼球的,从不是她的光鲜履历;

而是她在辩论场上妙语连珠,引经据典,泰然自若的气场。

深刻的道理,浅浅地说,她总是能将观点如涓涓流水般,娓娓道来。

虽然,没有其他辩手的犀利甚至聒噪,但独居辩者的睿智和锋芒。

虽然,她没有令人一眼惊艳的美貌,但站在辩论场上,她就是一束光环,自带光芒。

有人说,如果知性有另一个名字,那一定是董卿。

诗词大会上,她出口成章,连追成句,春晚的舞台,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有输出,就必然先有输入,每天保持深入阅读,已经是她经年累月的习惯。

也正是如此执着的内在修炼,才让她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每一个画面,都那么迷人和精彩。

0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的《爱莲说》表达了其对莲花,根在泥沼,但品性高洁的热爱和赞美。

有时候,女人味还可表现在女人其自身散发的“勾魂”气质。

《金陵十三钗》里扮演的赵玉墨,是秦岭淮河边上,唱曲儿的“商女”。

身着旗袍,拖着错落有致的身板,以及烈焰红唇,是玉墨的标配。

在生死存亡面前,以玉墨为首的歌女,选择了民族大义;

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她们并非是不知国仇家恨的商女。

在影片的末尾,她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那个时代。

演员宋轶在《伪装者》中扮演的于曼丽一角,场场旗袍加身。

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无不透漏着女人的优雅和妩媚,这令人着迷的女人味,好似与生俱来。

诚然,女人味从来不是搔首弄姿的刻意表演。

它更像是后天修炼的一种气场,从内而外渗透的沁人心脾的感觉。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女人如花,仅凭外貌,没有一世的明艳。

每个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青葱岁月的妙龄少女,自然活泼动人,俏皮可爱;

接近“更年期”的女人,如若优雅淡然,也不失岁月加持的厚重与美感。

被丈夫称作“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迟暮之年,依然姿态优雅,令人赏心悦目。

究其原因,离不开终其一生的文学修养与人生历练。

西方有句谚语:“少即是多。”

诚然,对于内在修炼不足的女人来说,再多的华服美饰,只是负累。

因为失去香气的花朵,不会有人愿意持续欣

纵然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可以美化一个女人的外观。

但真正,让一个女人永葆女人味的是,持续不断的内在积累和人生阅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