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乱世淮河流域为何总出帝王看了地图才知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大概范围是以现在的徐州为中心的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带。
这里不但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还是走出帝王最多的地方,如我国古代的第一战神楚霸王项羽、开创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汉高祖刘邦、三国时期的曹魏创始人曹操、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都是出生于淮河流域,由此可见,两淮真乃英雄辈出之地。
而更让人称奇的是,这里每每走出的英雄人物几乎都是在乱世中诞生的,这是为什么呢?
重要的战略位置
可能会有人说,淮河流域之所以时有英雄诞生是因为这里水土很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有人说,可能淮河流域的人有上天眷顾所致,所以有着浓浓的帝霸之气罢。
难道淮河流域真的是天降奇才于乱世吗?其实不然,这些显然都只是凭空想象的言论罢了。
或者说,即便真的有上天存在,淮河流域的百姓也反而是最不得上天眷顾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还是与淮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我国的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所处的位置正是我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开化最早的地方,这里因水系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冷热适度,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有粮食,有耕地,自然就会有人口在此定居,又因这里发展的时间最久,所以人口聚集的也就最多。
淮河流域的东起长江入海口,西到河南平顶山的一带,北边临着山东,南边到安徽六安以南。总共的面积约27.4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河南、浙江两省的总和,按说也算不算地域辽阔。
尽管如此,可是这一地域至今已有着1.6亿人口,即便在古代,这里的总人口也始终占据我国古代三分之一左右。
试想,以两个省的地域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不得不说,这里算是我国古代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甚至没有之一了。
然而,就是因为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大,人口最为密集,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所以也使得这里在我国古代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历次全国大战的主战场。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淮河流域正处于我国东、西、南、北四地相通的中心位置,所以一旦到了战争年月,尤其是全国大战的时期,各大军阀间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东进西撤,都要途径淮河地区,也因此,每每大战一开,首先要夺下的就是此地。
而大战一开就要死人,小则成百上千,多则数以万计。更要命的是,大战之中不但要死人,对经济建设和粮食的生产也是毁灭性的,淮河流域的人们在古代历史进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战,经济建设和粮食的生产也随之无数次遭到毁灭性破坏,又因人口基数庞大,外加兵祸横行,这里的百姓每到大战年月自然是苦不堪言,其中大多数平民和底层百姓甚至已经没了活路,食不果腹,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
乱世中才会英雄辈出
既然没了活路,淮河流域的百姓为了有口饭吃也就自然会发起抵抗,而且打起仗来视死如归。又因为这里的人口基数在我国古代本就位居全国各地区首位,所以每到大战年月,这里都是反抗最激烈的地区,也是各大军阀招募兵员的首选之地。
试想,一个基数如此庞大的地区,招募来的兵员又都是穷途末路的情况下才参军打仗,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那么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就已经是万里挑一的猛将了,在这些猛将里最出类拔萃的不是帝王还能有谁?
纵观出生于淮河流域的这些帝王,不难发现,其中的项羽和刘邦都是楚国人,楚国的大部分地区也正是现在的淮河流域,其中项羽虽然出身名门,但却是靠着天下大乱之际,淮河流域的百姓民不聊生,才率领楚人们造反的。
同时也因为楚人们被逼得没了活路,所以打起仗来不惧生死,异常骁勇,最后将秦军打得大败,还一举攻破了咸阳。
而相比于项羽,刘邦则干脆就是因为自己本身也没了活路,带着一帮子穷兄弟为了生计而举兵反秦,最后一步步居然坐上了大汉的开国皇帝。
在他们之后的曹操虽然出身豪门,但他的起家部队青州兵就是由淮河地区的黄巾军整编而成,而黄巾军之所以会接受曹操的整编,并不是被其打败的,而是因为曹操能给他们提供吃穿,解决他们的生计。所以说到底,曹操也是靠着数十万淮河地区饥民才造就的伟业。
除了以上四位外,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则更是直接,其缘由就是因为天下大乱,淮河地区百姓民不聊生,包括他本人在内,都是为了生存下去才拼命厮杀,为自己和兄弟们打出一条活路。最后,靠着数以百万计的兄弟鼎力支持,才打下了大明江山。
所以说,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又抱着拼死一搏的信念才举兵造反的淮河流域百姓,在群雄逐鹿的乱世自然是异常骁勇的,照此来看,他们中能诞生出那么多开国皇帝和乱世英雄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也由此可以证明,从淮河流域走出来的这些帝王将相们与隋文帝、宋太祖等世家出身的皇帝不同。
他们起初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甚至很多都没有太大的抱负,都是在历史进程中被逼无奈才一步步踩着敌人的尸体杀出来的,并非上天的眷顾。甚至从某种层面上讲,他们之所以能在战火中成就一番伟业,反而是因为上天对淮河流域的百姓缺乏眷顾才促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