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这个省是脚踏两只船既有南方也有北方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处于华东地区的这个省,从地理位置来说是脚踏两只船,既有南方,也有北方

中国这个省不南不北省内南方和北方区别大!

标签:中国安徽人文旅游地理、安徽皖南皖北、皖南皖北差别大、不南不北的省份、人文旅游地理杂谈随笔杂感

在没有去安徽之前,总觉得这里和其他省区一样,不过就是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已,其他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到了这里,在随后的时间里,笔者才发现,其地理位置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触。就拿吃的东西来说吧,皖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喜欢以大米为主食,做饭做菜都趋于精细,而当你抵达皖北的时候,你会发现,在食物上的差别就有了变化,这个区域的人们对于面食来说更加感兴趣,而且做饭也比较粗枝大叶一些,这种在地域饮食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如果你没有仔细去体验,它就在不经意之间就被忽略了,但是这种地域上存在的南北差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南方和北方的界定,我国是以秦岭—淮河沿线为分界线来划分的,如果身临其境不直观,那么打开一张地图就会发现,处于华东地区的安徽,其区域面积正好处于这条分界线的两边,成为这条分界线上的两翼,也就是说,这条分界线将安徽一分为二,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叫着皖南和皖北。

其实,从国家领土意义上来说,对于皖南皖北的划分,并不存在实际意义的争议,因为都是中国的领土,如何划分,只要有利于发展和管理,都是可以的。但是,地域上的差异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带给人们生活习性上差异。这才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就好比人们从上海来到了新疆,因为其本身存在的地域上的特征,是不可能因为时空上的变化而得到彻底根除,比如语言,新疆说普通话,上海人有上海的方言,有时候我觉得,上海的方言比英语更难懂。还比如饮食习惯的差异,新疆喜欢麻辣,以面食为主,而上海,做的菜里面老是忘不了加上一勺子糖,咸甜咸甜,让北方生活的人不习惯。还有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差异,也是不能短时间得到抹除的。那么,对于安徽来说,其南北之说,自然也是有着一些道理的,就拿气候条件来说吧,皖北存在的地理气候特点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土地相对贫瘠,农作物以小麦和五谷杂粮为主,和中国同纬度的北方情形差不多。

而在皖南,属于比较湿润多雨的地区,多丘陵,以种植大米等精细农作物为主,植被覆盖率也是比北方要高得多。再看看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存在的差异,在皖北地区,这里的人们说话虽然也有着许多地域上的差异,但是,仔细听,在交流上面应该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但是你到了皖南,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对你在说些什么,尤其是刚刚来到这里的外地人,如果人家说当地土话,用不知所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再看人们的日常文化活动,皖北喜欢梆子,花鼓,说书等,而皖南人喜欢听黄梅戏,很难过节更喜欢灯会。这种关系其实在安徽也是有一种说法的,比如淮南的橘子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这是地域上最好的一种表达,就是水土不同的缘故。

而笔者的这种感觉,似乎与历史上存在的皖南皖北之说也是有着某些巧合吧,在历史上,皖南属于江南属性的,皖南从汉朝开始,无论在经济繁荣和文化演绎,都在中国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比如徽州,就是一种非常具有地域文化烙印的地方,徽商是一种标签,更是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形式。而历史上的皖北,是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更为密切。

在这样走走看看之中,笔者也发现在地域上的划分上纠结已经没有实在的意义,因为安徽的发展形势还是比较给力的,无论是皖南还是皖北,都在走一条协调发展之路,地理上的脚踏两只船,却成了沟通南北的桥梁,两种地域的人文和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是一种细腻与粗狂的交融,之所以独特,就在于此吧。(字)

木子(四川乐山人,高校中文系学士,作家、新闻、策划人,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评论员。)

审读

苏白传媒编审邹剑川

运营

苏白传媒丹丹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并不代表文字特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0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