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古乃采珠之地,安徽蚌埠市淮河文化
安徽蚌埠市是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历史记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因此蚌埠也有着“珍珠城”的美誉。
位于涂山路与延安路交叉口以南的淮河文化广场,是蚌埠市的标志性建筑,蚌埠市内一个开放的大型公共空间。
广场像一本承载淮河文化的巨幅史书,象征着蚌埠市源远流长、融汇南北、博采众长的文化精髓。
“人文之祖”、“智慧之光”、“华夏柱”、“大禹颂歌”,广场上四组雕塑交相辉映,极具淮河流域文化特色。堆土为丘而成的荆山苑、涂山苑,对峙而立。
荆山苑上,矗立着一尊“人文之祖”雕塑。这是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早期遗址出土的人面陶俑,距今年左右,是国家一级文物。据考证,这尊陶俑人像应为伏羲,表明当时已被淮河流域的先民所崇拜。
在涂山苑上,有五根高低不等的花岗岩石柱,雕刻着反映淮河流域古老历史积淀的文字与图案,此为“华夏柱”。这与大禹之子启建立的夏朝密切相关。
淮河之水哺育了老子、庄子、淮南子三位文化巨人,“智慧之光”的雕塑将其著作集于一体,展示了淮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型浮雕“大禹颂歌”,以艺术的形式叙述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浮雕结尾“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反映了大禹精神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