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工程之大运河十一

氮芥酊 http://m.39.net/pf/a_4618879.html

柒复兴

淮安水上立交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运河的治理主要从治理水患方面入手。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灾,造成了大面积灾害,中央政府当年便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轰轰烈烈的淮河治理工程开始了,其中淮河上游以蓄水工程为主,淮河中游以疏导为主,淮河下游以开凿排洪渠为主,最终建成了一条长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数目众多的水库和堤防,提高了淮河防洪泄洪能力,既为淮河开凿了一条入海的通道,也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农业灌溉系统,使得苏北地区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同时为京杭大运河的疏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中央政府计划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全面治理,并计划到60年代实现大运河全线通航,组建了大运河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大运河全面整治工程,轰轰烈烈的大运河治理工程在沿线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开工了。

然而由于运河治理工程量过大,工程技术复杂,财力不足,期间又遭遇自然灾害等因素,最终未能实现全线通航的目标,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山东济宁至浙江杭州之间大运河河段实现了常年通航,这为北煤南运以及运河沿岸地区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样也有惨痛的教训,由于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旱涝不均,在大规模的河流治理工程中,侧重以水利灌溉和洪水排放为主,忽略了水运功能,导致大运河水量急剧下降,最终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河段基本断航。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铁路、海运以及航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京杭大运河上的航运凭借着水运廉价,与长江航道相连四通八达等优势,依旧在全国货物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南水北调工程与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年,中央政府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开始规划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连通,实现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互济。其中东线工程便是南自江苏扬州,将长江之水,沿着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在山东位山以隧洞方式下穿黄河,输送至山东、河北、天津等缺水地区,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京杭大运河保护示意图

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年,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凭借着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河道,为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水运管理方面的杰出代表,反映了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等因素,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后,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呼吁下,越来越多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省市政府开始将运河保护和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尝试借助大运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赋予新的定位,相继提出了运河交通带、运河产业带、运河旅游带、运河生态带、运河文化带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

京杭大运河现状和开发示意图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从全局的角度提出“挖掘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杨、吴越等大运河沿岸地域文化特征,推动分类集中、功能衔接、融合发展、布局六大文化高地”,同时“在大运河文化带的主轴和具备条件的其他有水河段两岸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环境污染防治,构建山青水秀的绿色生态带”,从而为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指明了方向。

年,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规划中提出以聊城、德州为重点,逐步恢复大运河河道生态用水,推进适宜河段通航,优先实现旅游通航。

年,大运河北京段已实现40公里旅游通航,河北段20公里也实现通航,预计年,两段可以实现连通。

目前来看,山东与河北境内的南运河、鲁运河河段是京杭大运河能否全线贯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南运河河段,自年起航运便已中断,河道已干枯,断航期间更是由于肆意地倾倒工程垃圾,随意地挖掘取土,任意地占用耕地,对运河河道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河道两岸建筑物在修建过程中也未考虑通航的要求,这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导致了南运河河段修复和复航的艰难。

我们始终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有一日可以实现京杭大运河的全线通航,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促进历史文化的推广,带动运河沿岸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再创历史辉煌。

全文完结。

声明:本文所用底图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敬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1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