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为何特别喜欢写扬州地图帝
唐诗中有一个地名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就是扬州。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扬州能被唐朝诗人钟爱,不是没有原因的。
图-唐朝疆域示意图
扬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大禹治水后所分得天下九州之一。不过当时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包括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大部、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现在的扬州则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扬州(地级)所辖区域也较大,包括了现在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唐代的扬州发展是扬州历史上的巅峰之一。
图-扬州位置及周边地形示意图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风景秀美,气候温暖,人杰地灵。所谓“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说的就是扬州经济的繁荣。扬州能在唐代取得这样的成就,和扬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大有关系。有关扬州城最早的建城记录,还要追溯到吴王夫差所筑的邗城。在吴王夫差筑邗城的同时,也开挖了邗沟以南连长江,北接淮河。邗沟应该是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到了西汉初年,汉高帝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又开发了苏北运河,发展盐运,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给后来扬州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隋朝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为了沟通糟运,方便运输,开凿了利通古今的大运河。在当时,运河的开凿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朝不久灭亡。但在客观上,大运河的开通给扬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隋炀帝在开挖大运河时,“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街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滩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运河的开通使扬州在交通便利上获利甚丰,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隋炀帝还在运河两岸遍植柳树,到了唐朝,运河两岸“夹岸分堤万树余”,大面积的绿化除了形成了美丽的景观外,还增加了扬州的空气湿度,再加上温暖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扬州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唐朝恢复社会生产力的前期,扬州就已经是“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的经济中心。唐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南北物资交换量越来越大,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加上经济中心不断南移,大量人才涌向扬州。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扬州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后来更是“百货所积”、“商贾如织”、“雄富冠天下”。彼时的扬州毫无疑问成为了当时东南第一大都会,东方四大商港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安史之乱后,北方乱成一团,扬州成了全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一度超越首都长安,为天下之冠。
本文地图出自下面这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含多幅地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