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为什么最终发生在上党地区赵国接
秦赵大决战5:上党上党
秦国要想一统六合,就要首先打通东出通道。
这是个军事地理问题。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地理最重要的呈现是自然山水分布,尤其是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山大川,便是天然区隔和分水岭。这些重大地理节点,对于防守方是重要屏障,对于进攻方则是必须要逾越的障碍,由此它们自然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的重大战争,都是发生在这些重要地理节点上,这是地理因素决定的军事规律。而这些节点经过激烈争夺的最终归属,也将基本宣告战争双方的胜负。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大棋盘上,这些节点的分布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山脉分布图中国当然幅员辽阔,但中国历史的“源头”和中心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沿线为主的这块土地,其它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等都是秦汉以后渐次开发的,尤其是在先秦时代,战国七雄除了秦楚,基本都分布在华北中原,秦国要东出,它要逾越的重大地理节点有哪些,这张图可谓一目了然。
事实上,纵观春秋战国历史,秦国的东出通道主要有三条,秦国的战史便是打通这三条通道的历史进程。
▲秦国东出三通道,感谢地图帝最重要的是位于最中间的“崤函通道”,它的实质其实是横跨秦岭这一堪称中国南北分界的巨大山脉。如果从秦穆公时代算起,秦国打通崤函通道花了几乎三个半世纪,即使是从秦献公“三战河西”开始算,秦国也花了60年的时间(前-前年)。
这是秦国的“历史梦想”,也是秦国能够直面韩魏乃至周王室的战略通道,宜阳之战在秦国战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得以凸显。
第二个通道是通往楚国的通道,原本秦国进攻楚国只能经由武关方向,但这条通道不仅转运困难,还有随时被韩魏切断后路的风险,由此战略家司马错力主吞并巴蜀,并极富远见地提出“得蜀即得楚”的以迂为直的战略创想,开设“长江汉水通道”。
为此,秦国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前-前年),终于打通并由此重创楚国。
第三个通道位于北侧,便是“太行通道”,即通往赵国的通道,横亘在这条通道上的最大节点,便是有“天下之脊”之称的太行山脉。
先说下太行山脉为什么叫“天下之脊”。所谓“脊”,是脊柱、脊梁骨的意思,不仅位于人体中间而且承担人体主要重量。
表面看起来,太行山脉位于中国地图的东部而非中心,但这是现代中国,正如前面所说,先秦乃至隋唐之前,中国的“中心”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这一块,而太行山脉,恰恰位于这两大原野的中间,就像是一根脊柱挺起、衔接左右两块。
而太行山脉南北纵横,连接今天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地,从幽燕之地直抵黄河之滨,素称“八百里太行”,如果说秦岭(+淮河)是中国公认的南北分界限,那么太行山脉就是中国的东西分界。
由此我们就可以轻松明白,站在前年的这个历史关键节点,当世只有赵国可以抗衡秦国的时候,打通“太行通道”就成了秦国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秦国不是可以绕过太行山脉这一天然障碍么?比如从韩魏北上进攻赵国如何?
应该说这个看法颇有见地。事实上,在穰侯当时的战略主张中就包含这层意思。穰侯也包括白起,一直都是秦国内部坚决的攻打三晋派,其中穰侯屡屡进攻魏国、白起在前-前年也曾多次攻打赵国,如果可以先打赵国,在他们而言肯定是首选项。
但华阳之战以后,他们都将战略方向首先定在齐国,这里面或许有穰侯的私心,也可能因为齐国相对赵国是软柿子,先弱后强比较稳妥,但更不容回避的原因则是,他们应该是对在太行山脉和赵国决战信心不足。
一来赵国实力不容小觑,二来又有太行山脉的险峻地形加成,尤其是白起,他之前多次在这一地区征战,对于地形极为熟悉,自然明白个中难度。所以他也支持穰侯的战略主张,先齐后赵,曲线决战,拿下或者制服齐国后从东部进攻赵国,在平原上决战,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然而,这显然违背了“远交近攻”的规律,事实上也极难实现。因为陶邑远离秦国本土,又处于山东各国的环伺之下,不仅后勤难度巨大,也有随时陷入被群殴的战略风险,这个曲线战略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尤其是真到了秦赵生死对决的关键时刻,秦国立足陶邑、“四面漏风”的战略布局态势(可以参考马陵之战前后的魏国),就算齐魏韩楚都已被打服,也会衍生趁火打劫的心思,这是注定不以秦国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历史中,穰侯的这个战略主张也没有实施多久就出了问题,秦国终究还是和赵国先开战并遭受阏与之战的大败。这个事情的确是偶然,但战略方向的错误肯定会导致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只是时间早晚,暴露的早反而对秦国是好事。
阏与之战的重大影响不仅是穰侯开始失势、范睢上位,秦国走上“远交近攻”的正确轨道,同时也警醒秦国,要想一统六合,根本没有捷径可走,所有要打通的通道,都必须要付出真正的努力,“偷懒”不得也绕不过去。
由此秦国矫正战略、开始新的征程——打通“太行通道”,与赵国决战。
我们来看看这十年的大致进程。
前年,秦赵阏与之战,秦国遭受大败。之后的“几之战”,赵国名将廉颇再败秦军。秦国被接连两番修理,彻底没了脾气,不敢再在太行山脉同赵国开战,只能退而求其次、曲线进攻。
国际舆论一时为之转向,尤其是山东六国一向仇恨秦国,全都为此拍手称快。最突出的表现是,韩国这个一贯的墙头草,应该就是在此战之后疏远秦国,开始抱赵国的大腿。
前年,穰侯因承担阏与之战等战事失利的责任而逐渐失势,范睢开始用事,“远交近攻”策略走上前台,韩魏成为最先被开刀的国家。秦国首先进攻魏国,攻占怀地。前年,秦国继续进攻魏国,攻占刑丘。
这两个地方都位于太行山脉南麓、韩魏交界,秦国的战略目的很明显,既然太行山脉中北段赵国一线不好突破,那就从最南端韩魏这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打开缺口,分割韩国、驱逐魏国,清扫外围,从头开打“太行通道”,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秦国接下来一系列的战争动作的实质追求。
这里多说一点,前年应该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重大转折点。
这一年,宣太后和穰侯为首的“四贵”彻底出局,秦昭襄王加强了君主集权,范睢“远交近攻”主张也成为秦国真正国策。同时,赵国却失去了赵惠文王这一在位30年的一代明君,年轻的赵孝成王继位。此长彼消,历史的天平无疑在向秦国倾斜。
前年,秦国因丧伐赵,攻占三城,赵国触龙说赵太后,小儿子为质齐国搬来救兵,秦国发现时机仍不成熟,很快撤军。这次尝试又是浅尝辄止,只能继续之前的战略方向。
前年,白起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这是对韩国的另一次重创,从此韩国基本失去军事实力。
前年,白起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这里出现的“南阳”,并非后世诸葛亮早年“躬耕”的那个荆州之地,这是个同名的误会。春秋战国时代的南阳,其实是周王室或者晋国(三晋)的叫法,是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又称河内的这块地区。
白起将目光放在这里,显然不仅仅是惩罚韩国,他的目标其实是太行道,即占据整个太行山脉的最南端,切断韩魏同赵国在“太行通道”的相互联系。
果然在下一年即前年,白起就使出了真正的杀招,攻占野王,阻断交通,彻底将韩国“一分为二”!
▲分割三晋结合地图我们就知道白起的狠辣所在,野王正好位于韩国南北哑铃地形的中间点,野王失守,相当于举国中分。当时形势危急,秦国又故意恐吓,强迫韩国献出北方的上党郡来换取秦国的不灭韩。
对于韩国来说,这个决心并不难下,如果非要取舍,韩国当然会选南侧即周王室东南的富庶土地,而非地形贫瘠、经济落后的上党郡。
虽然上党郡实际更具地缘优势,但我们已经多次说过,当时世界对此一直缺乏明确的认知,相比边角,时代更推崇中心。
对于白起来说,这也是“一石二鸟”,一来大幅削弱韩国,二来上党郡若是落入秦国手中,相当于整个“太行通道”的南中段不战而定,尤其是后者,可能才是白起的首要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上党郡在整个“太行通道”中的地段和作用。
万字不如一图,还是图片最直接:
▲“要命”的上党注意中间那条蓝线,这是前年韩国和赵国疆域的大致分界线,可以看出两国当时共享了整个上党高地,但绝大部分上党高地是在韩国境内。
如果这些土地落到秦国手里,秦国不仅将轻松打通包括晋城盆地、长冶盆地在内的“太行通道”,而且是把战线直接推到了赵国的家门口,即都城邯郸和旧都晋阳一线。
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这等巨大战略利益,如果不出意外,秦国甚至包括白起,估计都会觉得肯定是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吧,而一旦如此,我们估计就看不到所谓的长平之战了。
然而历史显然不会如此便宜秦国,大概也的确不愿秦国如此轻易吧。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韩国无奈之下同意献出上党郡,然而前往交割上党的冯亭却将上党“卖”给赵国,彻底改变了历史。
赵国得悉后曾为“接不接收上党”展开争论。
其实看完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知道,这压根就不该是个问题,作为阻抗秦国的天然屏障,太行山脉乃至“太行通道”是赵国必须利用乃至坚守的防线,同时也是最后的防线,一旦秦国彻底突破“太行通道”,赵国就只能在平原地区和秦国野战,胜望只能更低。
因此,赵国不仅要接收上党,甚至于可以说,赵国现在出手,都有些晚了。所以,错过这个巨大的馅饼才是愚不可及。
我们不能因为后来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就认定之前赵国的一切决策都是错的,这显然是以果为因了。
我们来看看平阳君赵豹的反对意见。“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讨论军事战略问题老喜欢掺和道德领域,这都不值得辩驳。
“韩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祸於赵也。”应该说冯亭的确有此心,正是要赵国“火中取栗”,然而作为秦国最后的对手,秦赵势必一战,此时不得罪秦国,无非是推迟决战时间而已。既然早晚要打,当然要抢占有利地形和形势。
以上。我们可以认为冯亭的举措是小人物改变了大历史,但就军事历史的规律来说,秦赵之间在上党地区或者太行山脉之中开展决战却应是极大概率事件。
而被赵国再次“耍了一道”的秦国(上次是指阏与之战前的换地纠纷),自然勃然大怒,秦国上下都不会咽下这口气,很快向上党地区发起持续、零星进攻。
两年后即前年春天,秦国主力出击,在左庶长王龁的统率下全面进攻上党,长平之战就此爆发。
(全文完)
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