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哪个地区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

治兴茶道学习笔记之

茶树在地理起源中心向周边自然扩散过程中,因山脉、河流的影像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大体上形成了四条传播途径。

1

澜沧江怒江水系。沿澜沧江、怒江向和横断山脉纵深扩散,也即北纬24度以南,云南中西部的普洱、临沧、保山、德宏、楚雄、大理等地。这里低纬度高湿热的优越环境使茶树得以充分发育,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分布密度最大,树体最高大的地区,主要是大理茶、普洱茶,和两种茶的杂交茶。

2

西江红水河水系。沿西江扩散到北纬23度以南的广西、广东的南部和越南、缅甸北部,境内多有乔木和小乔木野生型茶树生长。如广西茶、栽培型茶和普洱茶。

一支沿红水河深至南岭山脉,包括广西、广东北部和南岭北侧的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在广东境内一支蔓延到东部沿海,并贴近北上到闽南丘陵,形成北纬24度到26度间的粤东闽南茶树生长区,其中以栽培型的小乔木大叶茶为主。

3

云贵高原东北大斜坡。沿着金沙江、长江水系向云贵高原东北斜坡扩散,形成以黔北娄山山脉和川渝盆地南部为中心的又一个大茶树聚居区。这一带茶树的特点,多呈乔木和小乔木型,叶大,叶色黄绿,叶多绿紫色。

茶树的传播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尤其在茶叶作为商品后,人类开展了引种训化,扩大了栽培区域,使茶树向盆地周围扩散。

一支向北推进到秦岭以南,形成汉中、安康盆地茶区。另一支向北推进到秦岭以南,形成汉中、安康盆地茶区。另一支沿着大巴山、伏牛山、桐柏山一线延伸到大别山,形成我国内陆最北的的茶树生长带。这里纬度高,茶树演变成抗逆性强的灌木中小叶型。

秦岭和淮河以北,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土壤偏碱,均不适宜茶树生存,故历史上中国茶树生长的北界未能跨越北纬34度,基本上与北亚热带北线相一致。

4

长江水系。由云贵高原沿长江水系进入鄂西台北,并顺流扩散到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

茶树走出“巴山峡川”后,大部地区处在北纬30度左右,冬天寒凉,夏天酷热,茶树均为抗逆性强的灌木型中小叶茶。

长江中下游已无野生型茶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