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称之分析与大学取名之策略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3.html

大学取名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值得大家讨论。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名字都是身份的体现,蕴含其发展运势,兴衰成败。所以说高校取名,就跟孩子取名一样,一定要慎重考虑,不可草草了事。归纳一下,大学命名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地名大学,分两大类。一类是冠以省名的大学,几乎每个省都有!其中有几所名气很大、实力很强的大学,如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其他的,在其省内也多是数一数二的江湖地位,不可小觑。当然也有例外,如湖北大学、安徽大学和江苏大学,在省内排在啥位置?自己心里有数。

第二类是冠以城市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都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实力超群,声名显赫。按理说,城市的名气越大,大学的名气也越大!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它们的实力和名气对得起城市名。但是,诸如上海大学,广州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成都大学,青岛大学,苏州大学,长沙大学等都不是很有名气的大学,实力平平,对不起城市名。

第二种是以方位来命名的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中北大学,中南大学,西华大学,东华大学,南华大学,北华大学等等。这个系列中,最出名的就是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和中南大学!其他的几所高校改成这样的名字,都是过来凑数的!本来在当地或在行业内都是小有名气的高校,专业上很有特色。改名以后,显得不伦不类,根本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本校老师和学生都找不到北,在广大考生中就越发没有存在感了。

第三种是冠以人名的大学。如中山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原来还有一个白求恩医科大学,好像合并到吉林大学了。这些都是很好的大学。

第四种是取了个独特的名字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这些大学实力很强,名气都很大。现在一些民办高校也取类似的名字,一听就觉得很山寨,很没有文化,更没有底蕴。

第五种是以地名或方位名加上行业或学科来命名,数量最多!如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里面也有很牛的大学,如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但多数是普通大学。这些学校的实力和招生情况受地域影响最大:位于一线城市的,日子都很好过!位于二线城市的混得也不错!位于其他城市的,平平淡淡,得过且过!这一类大学名称中的地域名同样重要,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北京”,次为“上海”、“广州”、“南京”等,只要带有这些城市名字的大学录取分数线都非常高!不遵循这个规则的高校都吃亏!

位于北京而不用“北京”这个logo的大学就让人看不明白,比如像原来的北方交通大学。北方在哪里?过了秦岭淮河就是北方,你在哪里?喔,你在北京啊!失敬失敬,我以为你如果不在河北的话,就在东北呢!没脾气吧?后来改回“北京交通大学”,然后录取分数线大涨。北方工业大学也位于北京,一直不忘本,始终如一,就是不改名!但是一般人第一眼看去就觉得这个大学肯定位于北方某个犄角旮旯!必须好好解释一下,咱也是驻京高校,也很尊贵,门槛也很高!你不知道?就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在挑选行业或学科名称时,大家最喜欢用的就是“科技”和“理工”,觉得特别的高大上,而“师范”、“工业”、“农业”、“地质”、“矿业”、“化工”、“纺织”等名称,很多位于二线或三线城市的大学都很嫌弃,改名时能不用就不用!最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河北地质大学,原为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年更名为河北省宣化地质学校;年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年6月,从宣化迁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办学;年5月,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年3月,定名为河北地质大学。兜兜转转,又回归初心。

还有一种名字非常大气的大学,就是国字号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能用上国名的都是不错的大学,多是行业内的老大。现在国家已经不批国字号大学了,所以这些国字号大学都属于稀缺资源,感觉相当自豪!也有几所大学不珍惜这个资源,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国字号去掉了!东华大学原名叫中国纺织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原名叫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在这两所高校已经没有多少存在感。

在大多数省份,由于财力有限,一山不容二虎,只能培育出一所超级大学,代表本省的最高水平参与全国大学竞争甚至全球大学竞争。这样的竞争多在冠省会城市名的大学与冠省名的大学进行。武汉大学与湖北大学pk,武汉大学完胜!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南京大学与江苏大学、都是冠省会城市名大学完胜!在另外一些省份,情况就反过来:山东大学与济南大学,吉林大学与长春大学,河北大学与石家庄学院,云南大学与昆明学院,广西大学与南宁学院之间的pk,就是冠省名的大学完胜!浙江大学不用找谁PK,直接躺赢。

大学取名时,一定要考虑地名的气势能不能承受“大学”这两个字,如果承受不起,还是谦虚一些,用“学院”这两个字就足够!一个没有知名度的地名,后缀加上大学,让人一眼就看出其外强中干!例如“某某”大学。

所以,大多数以三线城市名称命名的本科院校,多叫“某某学院”,当然人家很想直接改名为“大学”,上面就是不批准。这些本科院校,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底蕴:就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它们也是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他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文理工农医,什么学科都敢上、什么专业都敢开!由于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吸引不到高水平人才加盟,科研水平可想而知!导致毕业生质量都很一般。这样的本科学校最多,每个地级市都有!鉴于此,考生如果考分不高,只能选择三线城市本科高校就读的话,切记不要选择“地名”加上“学院”这样名字的本科院校!

地方高校取名,最好加上一个行业或学科名,一起分担“大学”或“学院”这两个字的份量,就像某某地方的医学院或者工学院,给人一种专业性很强、脚踏实地的感觉,还让人觉得有底蕴,实力很强。要比“地名”加上“学院”这样的本科院校更有竞争力!举个栗子,新乡医学院就是比新乡学院更有底蕴!

在三本院校大行其道的今天,普通人家的孩子要辨别这些东西还真不太容易,必须要有火眼金睛才行!一个原则:凡是看到不用地名命名的本科院校,中间加什么文理、科技、经贸之类的学院,肯定是三本院校。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查查他们的底细,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预期的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