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地域歧视两宋时期南北方的地域

要了解南北宋的地域差异,首先要明确宋代两段南北宋时期的版图状况。北宋都城汴京,疆土北抵幽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周围;西边疆土初期到宁夏、陕西一带,之后李元昊在银川建立西夏王朝,西南吐蕃和云南大理也自立王朝,并臣服于北宋;

南方疆土相对辽阔,陆路到达了今天的越南河内和我国海南一带;东南至沿海一带。公元年,北宋经历靖康之变后为金国所灭,年赵构在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之后迁都临安。

公元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南宋初期的疆域一度南退,直至绍兴九年才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与金达成了议和条件。

年,金攻取陕西、河南,绍兴十一年,宋金再次议定以淮河为边界。西部边界也在随后的一年调整到了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和秦岭南部。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南宋的疆界基本如此。

一、地理环境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在分界线以北的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气候比较干旱。在温度上,北方地区全年平均气温较低且四季温差较大。

从气候上来说,北方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常年风沙较大,在受到风化作用的同时,受到了一种物理风化作用的影响。

所谓的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山体在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中,同时受到了两种作用力的影响。

一种是当冬季气温较低时,岩石遇冷收缩,而岩石中沁入的水分结成冰,体积膨胀,在膨胀力与收缩力的相互撕扯中,岩石不堪重负产生裂隙,年复一年,这种裂隙越变越大,越变越宽,最终导致山体顶端崩落。

第二种作用力是当山顶岩石崩落后,深埋于地底的岩石由于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变小,而水平方向的地壳挤压力使得该区域的岩石被迅速挤压膨胀,由于短时间内膨胀的速度过快,超出了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使得岩石裂开了很多缝隙,岩石表面也因此变得粗糙。

这两种力的作用下便出现了北方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中所描绘的棱角分明、石质粗糙的山体。

和北方相比,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湿润,降水较多,全年的平均气温也比北方高出许多。

所以南方地区受物理风化的影响较小,并且南方地区多是平缓的山体、丘陵,加上气候温暖潮湿,水系发达、湖泊众多,山体表层又覆盖了大量的植被,受到的风化作用也有限。

因此南方的山体多呈现出低矮圆浑、起伏平缓的特征,如惠崇《溪山春晓图》、祁序的《江山放牧图卷》即描绘的是这一类山体特征。

二、政治环境

宋人地域观念非常强。北宋初期“重北轻南”,太祖时期朝堂之上皆为北人,太祖尝有言,不用南人为相,实录、国史皆载。

作为中国文化的顶峰的宋代,地域文化特点非常具有代表性。宋朝先后平定南方各割据政权,国家统治日渐稳定,到了太宗时期,随着南唐、吴越等江南地区的并入,南方士人开始进入赵宋的政治生活,由于这些人均为降臣,其实际权力与地位均较为低下。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北尊南卑”的现象在宋初十分明显。北宋中期,宋人的地域观念表现为“南北斗争”。真宗朝官场对南方人的防范、排斥十分用心。

寇准从青年才俊的选择入手,力图控制南方人入选。如果不是真宗出面干预,晏殊这个“江左(江南)人”的神童,肯定被黜落。对于已经入朝为官的南方人,寇准的斗争更是不遗余力。

其与南方出身的宰相王钦若、丁谓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特别是与丁谓之间堪称生死之争,最终败在丁谓手下,被贬死在雷州(今广东湛江)。

北宋后期特别是神宗朝,由表面的政治斗争、学术斗争掩盖下的“南北之争”最为激烈。其中政治斗争以“王安石变法”中的王安石(南人)与司马光(北人)最为典型,学术领域之争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与“二程”(程颢、程颐)。

司马光对“南人”的敌视,强烈的表现在对王安石等人的极力反对中。“闽人狡险、楚人轻易。”“安石奸邪”“朝廷将用南人为相天下自此多事矣”这些都是北宋时期宋人地域观念强烈的表现。

宋靖康二年(公元年),盘踞于中国东北部的金人南下,攻陷了北宋都城汴梁,宋徽宗、宋钦宗被掳走,此次事件标志着曾盛极一时的北宋王朝的灭亡。

同年徽宗第九子赵构称帝,号建炎。赵构登基后,迫于金人南侵,同时为保存北宋的有限实力,不得已作出南迁决定。经过近十年的无休止混乱,终于在绍兴八年()重新建都于临安。

宋都南迁使朝廷重新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对那些以自然山水为主的画家而言,在绘画创作中也会有新的感受。

我们从南渡画家李唐在北宋时期在关洛一带创作的主山堂堂的《万壑松风图》和在南渡后绘制的水面清阔的《清溪渔隐图》画风的转变中即可窥见一二。

三、社会经济

北宋时期,宋太祖提倡大力开垦荒地、改进农具,农业工具的制作不但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

在北宋京畿路地区,已经可以看到人们普遍使用的铁制农具,并且品种多样,如犁、铧、耙、锄等。在水利设施方面,北宋即高度重视,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

宋仁宗时,可谓“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相对平稳,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渐高涨,修渠引灌,使得“万顷薄地变肥田”。沿海百姓们通过修建堤坝,变海水泛滥之地为良田。

有了这些土地,劳动者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北宋后期,以宋徽宗为代表的统治者不理国家政事,北宋陷入内忧外患,北方中原地区战事频发。

为了求得暂时的稳定,统治者割地进贡、对北方的后周俯首称臣。南宋建立后,外部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国家可以大力发展经济,因此整个社会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福建、江浙等地,引入了耐旱性和适应性都非常强的“占城稻”,对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南宋在位于福建萧田修建的木兰陂,戽水灌田的龙骨翻车,都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宋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大中城市迅速增多,其中蜀地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文化,蜀地呈现出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的局面,并形成金陵、成都两地经济、文化中心。

唐统治集团两度从长安入蜀避难,不少落魄的中原画家、北方名流、等纷纷辗转逃亡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

因此蜀地接触到了更多的盛唐时期先进的文化艺术,在两宋期间这种影响逐渐显现,使得经济中心和文化力量出现兴盛的局面。

四、风俗文化

一个时代的风俗反映这个时代社会的整体风貌和发展趋势,折射历史的变迁。同时,风俗因时因地存在着千差万别,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直接揭示出风俗的地域性和空间性。

气象万千的两宋社会,风俗更是非比寻常。两宋时期北方地区风俗的主要特点为忠厚朴实、勤俭节约,勇猛善战。北方气候寒冷且长期处于战争中,在如此寒冷严酷的环境下北方人不仅拥有强壮的身体,而且北方人大多质朴老实、忠诚厚道,普遍以勇猛为荣。

同时,由于地处与少数民族的毗邻地,北方的河东路、陕西路、河北路的百姓饱受外患困扰,因此这些地方的百姓通常敌我观念很强,北方人还怀有浓厚的保国爱国情怀,在外敌侵犯之际,常常舍身取义、抵御强敌,这造成北方的风俗文化既包含着阳刚之美又充斥着粗犷之气。

因此在整个北宋和南宋初期,军营里大多以北方人为主,重要的将军领袖更是如此。随着宋室南移,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整体向南迁移,整个宋朝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南方的地理环境、社会风俗背景、历史发展过程与北方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风俗、北人南迁的文化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南方社会的错综复杂。

整个南宋时期,南方的社会风俗首先表现在:南方人性柔弱,善商贾,急图利,重淫祀。北宋建国之初,整个社会风气主要以简朴简约为主,所以两宋时期的北方地区,主要社会风气仍以节俭为主。

南宋时,随着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奢侈之风,进而整个南方社会风气奢靡浮夸。无论在饮食、游乐消费上,还是居室的起居用度上,南人都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结语:

综上所述,以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京东路、京西路等地为主的北方地区的风俗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勤劳节俭、忠厚朴实、骁勇善战;

而以两浙路,淮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福建路等地为主的南方地区的风俗特点可归结为善进取,性柔弱,好商贾,急图利,重淫祀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4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