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个县的一个动作,对中国南方城市意义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
今天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来了。
又一波寒潮在路上:据浙江省气象台预计,本周末,受强冷空气影响,浙江将会出现明显降温、大风和降水过程,从周五夜里,持续到周日。受其影响,不光最低气温跌入冰点以下,最高气温也将徘徊在5℃以下。
于是不少人又想起了这个浙江小城:海盐。
12月3日,嘉兴海盐主城区迎来集中供暖,这是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通过对秦山核电基地机组热电联产技术改造,利用核电机组冬季剩余热功率实现对海盐县主城区集中供暖。当地居民说:室内基本可以保持在24℃左右,回到家只要穿一件衣服就好。
众所周知,我国集中供暖区基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所以海盐集中供暖的消息一出,就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说:羡慕海盐人,身处南方,享受到北方的冬季“福利”。
海盐这个动作,对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人们来说,意义挺大的。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每当听说寒潮要来,人们常会讨论这个话题:南方城市能不能集中供暖?
已阅君今天聊聊这事。
说到集中供暖话题,离不开一个词:成本。
成本高了,价格就容易高。
而影响成本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热源、供暖规模和时间。
先来说热源。
必须说,在集中供暖这事上,海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秦山核电站就在境内。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众所周知,核能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是通过重核裂变,产生热能,形成高温高压蒸汽,推动燃汽轮机发电。
秦山核电站
因此会产生一定的余热。
这些余热怎么利用?集中供暖是一种办法。有一个数据:目前全球约有57座商用反应堆发电的同时,产生热水或蒸汽用于区域性的集中供热,主要分布于东欧,这些项目已经安全可靠地运行了超过堆年。
北方有些城市的集中供暖,有些其实也利用了余热:附近正好有发电厂或热电厂,就拿来用了。
没有余热的地方,也不见得是没有价格便宜的热源。前些年就有过研究,认为光伏能、北方冬季冗余的风能电量等,在取暖方面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甚至因为地下水是恒温的,有些地方则搞起了地下水供暖,“取暖不取水”,还不破坏地下水资源。
关键点,还是在于打开思路,找到路径。
海盐能发现和意识到身边的热源,并利用起来,不简单。
再来聊规模。
集中供暖,既然带着“集中”二字,就代表着一定的规模。
如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