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栖诗画桐柏山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news/a_5882548.html

本文转自:随州日报

●汪文平

  天作桐柏巍峨立,神农歌行曼且硕。如果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本风雅画卷,淮河桐柏山便是你想要打开的画面。

  循着夏日的晓风,驱车来到巍峨林立的桐柏山,有鲜妍的野花入目,有险象的古道隐匿,有灵巧的野禽掠过,更有辉耀盛世的神农部落升腾起万丈光芒。

  我是一个不爱跋山涉水的人,于我而言,见山是山,望水还是水,并无不同。可当我置身于桐柏山深处时,目光里便荡漾出万般柔情,也在心里默默地记着它的样子。我所认识的山,都是很秀气的山岭,低头含羞而又回眸一笑,但眼前的山却有着逼人的气势,一座挨着一座,绿色挤在一起,看不清它的轮廓。

  顺着古道向山林深处走去,纤藤蔓延生长,攀缘爬升,高高的挂在树梢,萋萋的绿叶随风摇曳,不时撒下凌乱的光影。灌木上的黄雀,叽叽喳喳,追着人影上下翻飞,似与行人同览山色,一不留神,被穿行而过的野兔吓得扑哧飞起。

  地图上浏览过无数次的南北分界线,在淮河的桐柏山林间得到了生动的注解。神奇的经纬度,千里淮河的源头,让桐柏山美成了一幅画。原始的生态让这幅画光彩夺目,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滞留了神农的脚步,衍生出璀璨的华夏文明。

  桐柏山的妙处,不单单是葳蕤苍莽的原始生态胜景,更妙在山上的石头也可以作画,太阳神炎帝的光辉在这里镌刻,先祖的荣辱悲欢在这里捃拾。

  冯骥才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惟有石头不说话,越过千年,却在沉默中叙说着人类的历史,文化的起源。藏于桐柏山数千年的岩画是刻在石头上的“神农天书”,记录了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人类的文明之光。

  散落在丛林深处的多个岩画个体,呈单双排、梅花等形状排列,石头上密布着凹穴状、沟槽状的刻印,再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盛景,给巍峨的桐柏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最重的思念是信仰,最近的家乡是灵魂,最硬的岩石,篆刻着一个部落的图腾……”耳旁的歌声轻揉了向左的心房,神殿下的太阳神岩画收紧了我的目光,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荣光,一片浇灌热血的沃土,一段着迷的历史,一个个奇趣横生的故事。

  我不懂岩画,但是我却迷上了这些错落有致的石刻,很难想象,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循节令而耕作,斧凿石刻,留下这些大大小小的图案的。当你置身于太阳神岩画前,会得到精神的洗涤,会升腾起民族的自豪感。我们是神农的后裔,该用文明的信仰去祭拜先祖,该用虔诚的目光去凝视这片土地,该脚踏实地爱着故里的一草一木。

  站在桐柏山脚下,你听,潺潺流水跳动着,击节着幸福的乐章;你看,桐柏山上,每一根草木心系着日月温情,葳蕤生香;抬头向前,耀眼的太阳神,携着月亮神,从远古走来,走近一万年也未能忘的深情,走近天涯咫尺、亘古恒今的明亮。

  如果有空,还想再一次拾取桐柏山的山道,捧读神农之光,打开历史的卷轴,在桐柏山的巍峨中,知人类起源,品文化精髓,感天地草木之灵气,见神农庙会流彩华章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