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关注引江济淮工程即将全线通水将成为与

白癜风可以恢复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919211.html

一江碧水向北流,即将由梦想变成现实。

10月12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的引江济淮派河口泵站枢纽的建设现场,一片火热。作为引江济淮的枢纽工程,该项目通水在即。

派河口泵站枢纽是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的起点,也是全线八大枢纽之一。在这里,从巢湖引来的长江水将被第二次抬升,然后一路向北输送注入淮河。

“泵站内共有9台机组,装机容量达到千瓦,设计流量每秒抽水立方米。”安徽省引江济淮公司肥西建管处副处长宋诚表示,引江济淮工程正全力推进,目前总投资已完成90%。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机电设备调试,其他各项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2月底前具备通水通航条件。

引江济淮贯通后,将成为与京杭大运河平行的江淮第二通道,承担着重要的航运功能。“以往淮河以北的运输船舶要走京杭大运河绕行,距离远,排队时间长。引江济淮通航以后,航运里程将缩短公里至公里,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宋诚介绍。

作为枢纽工程的重点部分,派河口船闸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该船闸位于派河干流入巢湖口位置,为Ⅱ级船闸,能满足0吨级货船过闸通行。“我们铆足干劲,抢抓工期,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具备通水通航条件。”施工单位安徽路港派河口船闸项目负责人郭大锤说。

沿引江济淮运河上溯几十公里,一座“河上之河”凌空飞架。

这座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近日已经通航,作为合肥和六安两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它比引江济淮渠道高出30多米,淠河总干渠从引江济淮运河上凌空而过,渠水通过渡槽流过,形成“河上有河”的水上立交奇观。淠河总干渠渡槽主跨达米,为世界最大跨度的钢渡槽,总用钢量超2万吨,为Ⅵ级航道,可以通行吨级船舶。据中铁四局钢结构公司高级工程师杜伸云介绍,渡槽采用钢结构建造,为确保符合环保要求,迎水面全部使用不锈钢复合板。“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把工程质量,不断优化焊接工艺,渡槽所有的焊缝长度加起来超10万米。”

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也是辐射长江、润泽安徽、造福淮河、惠及河南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民生工程。该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3段,输水线路总长公里(皖境输水线路总长.4公里),受水区涉及安徽省13市46县(区、市)。

目前,工程建设已近尾声,即将实现全线通水通航。(范克龙)

最新消息:

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通水

为巢湖注入长江活水

年10月13日,在引江济淮工程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切岭段,当中铁十局的施工机械挖开河道中的拦水围堰,一渠碧水顿时奔涌起来,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顺利通水。

水流每向前推进一米,都是长江之水在这条崭新的河道里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很快,江水流入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合肥最好的名片”从此拥有了通过这条人工河道输送的源源不断的长江活水。

10月13日,中铁十局对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C-1标工程进行围堰破拆作业,随后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顺利通水。(刘玉才摄)

据了解,引江济淮工程自长江下游上段引水,向淮河中游地区补水,是集供水、航运、生态等效益的一项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III级航道,可双向通航。

中铁十局承建的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巢(湖)线庐江段C-1标工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总长约3公里,包括河道开挖、膨胀土治理、护坡、两座跨河桥等施工内容。设计输水流量为每秒立方米,设计输水水位8.09米~8.22米,防洪水位15.31米~15.33米,输水河道等级为1级。

四年来,中铁十局先后顺利完成了G3合铜黄高速特大桥顺利通车、舒庐干渠渡槽及庐南分干渠渡槽顺利通水等重要节点,并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膨胀土河渠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工法、河渠边坡坡比质量控制方法等一系列新的工法工艺,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约了资源,先后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本次围堰拆除后,长江水经枞阳枢纽以每秒60立方米的流速注入菜子湖,经菜巢线往下游对巢湖进行补水,将极大的改善巢湖水域生态环境。

年10月13日,中铁十局对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C-1标工程进行围堰破拆作业,随后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顺利通水。(刘玉才摄)

据中铁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引江济淮工程的建成可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改善巢湖水域、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开启安徽境内南北走向的水运航道,打通淮河、长江的水上交通线,还可为相对缺水的皖北地区提供城乡工农用水。(朱立新)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商丘柘城段)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年底具备试通水条件

01:44

连日来,在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商丘柘城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抢赶工期、分秒必争,全力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目前工程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确保年底能够试通水。

记者在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柘城段施工现场看到,输水管道穿越省道及北湖路顶管管道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这也是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商丘柘城段最后的节点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程完工后,将起到上下游合龙连接作用,预示着河南柘城段输水管线全部贯通,转入静水压试验。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第五施工标段项目部负责人表示,项目部每天都要对现场进行巡查,作出及时地调整部署,确保工程进度安全质量。

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国家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河南段属于江水北送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眼下河南段工程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工程计划年底进行试通水,届时万人将会吃上长江水。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项目公司质量管理部魏令伟部长表示,目前,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其中所涉及到的两条河流、四座水库、五座泵站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管线所涉及到的处各类穿越工程已完成处,计划11月底前完成剩余的四处穿越工程,确保年底具备试通水条件,也早日让豫东人民喝上安全放心的长江水。

链接:

什么是引江济淮工程

05:13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之后的又一项壮举,是安徽省的“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是全国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工程立足于“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愿景,按照“双线引江、三湖调蓄、四路北上、八大枢纽”的总体布局,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综合利用,集供水、航运、生态功能于一身,是千秋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滔滔江水,从长江引入巢湖,经过派河过江淮分水岭,进入东淝河经瓦埠湖入淮河。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公里,供水范围涵盖了安徽省13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规划人口万人,其中安徽有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合肥、六安、滁州、淮南、蚌埠、淮北、宿州、阜阳、亳州13个市46个县区,供水人口万人,河南有周口、商丘两市的9个县区,供水人口万人。涉及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工程投资.15亿元,其中安徽段.37亿元。

(大运河新闻)

来源:安徽日报、中国日报网、中国水利报、人民网、商丘新闻联播

----------------------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