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华夏中部绵亘着一条东西走向庞大山脉——秦岭,秦岭东边的淮河是华夏的一条大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支流全长约千米。秦岭就象一堵“挡风墙”阻遏冬天冷空气南下,拦挡夏令东南季风的北上,使秦岭南北双侧的天气等天然处境显然不同,在天然处境差别的底子上,也带来了秦岭南北人文景观、生存习俗等方面的不同。
因而,人们以秦岭、淮河为界,在华夏领土上画出一路东西向的横线,做为为我国东部区域南边和朔方的地舆分畛域。习惯上称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我国南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我国朔方。
秦岭-淮河一线是华夏紧急的地舆分畛域,具备紧急的地舆意义:
一、天气方面
1.1月0℃等温线的畛域。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衡气温在0℃以上,冬天根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衡气温在0℃如下,冬天普遍结冰。
2.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畛域。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毫米。
3.潮湿区和半潮湿区的分畛域。
4.亚热带季民风候和温带季民风候的分畛域。
5.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畛域。
6.南边区域和朔方区域的分畛域。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于是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道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道流量充盈,时节改变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天不结冰;
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时节改变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天结冰。
四、地形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地形较繁杂,有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占多数。
五、农业方面
1.耕地典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食粮做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做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做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做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地舆微讲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62.html